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英媒:中美兩種模式正迅猛發展 它們也可能會趨同

2017年07月10日 14:06: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7月7日報道,眼下中國和美國這兩種模式正迅猛發展,它們也可能會趨同。雖然它們看似有足夠的增長空間,但與創始人個性等相關的事件總是如影隨形。

  阿里巴巴上月公佈了今年的收入預測,其預測的增幅整整超過預期10%,這一意外的利好消息被投資者認為是對一個有時看上去漫無目的的戰略的強大肯定。

  報道稱,阿里巴巴沒有對自己設限,這反映了中國國內經濟已為數字創新做好準備,而且其商業文化也不承認邊界。與本土競爭對手騰訊和百度一樣,阿里巴巴一直對更多商業領域進行投資,以擴張自己的版圖,最近一筆投資是對東南亞電商企業Lazada追加10億美元。

  但對於金融市場,阿里巴巴一直在用心勾勒一幅比外界看起來更清晰的畫面。其策略核心是一個龐大的數據工廠,它從旗下許多服務那裏吸收顧客資訊,再用這些資訊來優化自己的産品,並幫助商家找到更多顧客。

  報道稱,到目前為止,阿里巴巴和騰訊的目光基本看向國內市場,但隨著它們轉向海外尋求增長,將需要作出顯著的調整。而且隨著它們在外國市場與地位已經穩固的現有企業爭奪機會,它們還需要更精確地設定服務目標。

  與此同時,美國網際網路企業集團正朝著另一個方向穩步前進。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谷歌和Facebook一直在相鄰市場進行擴張,收購(或擠出)競爭對手,快速攫取數字廣告收入。這種做法創造出了另一種強大的數據工廠。

  上周,歐洲對谷歌處以創紀錄的反壟斷罰金錶明這種不受控制的擴張將遭到監管阻力。不過數字廣告仍僅佔廣告總支出三分之一,去年約為1750億美元,為這兩大數字壟斷寡頭留下足夠大的擴張空間。

  報道稱,全面多樣化階段現在即將來臨。美國數字巨頭們沒有停留在它們發家的領域——搜索、社交網路或電子商務——而正在向彼此領域擴張。它們正尋求完善其數字生態系統,用戶在此可以獲得全方位服務,並保護它們的薄弱領域免受競爭。這也代表它們對向自己開放的潛在市場有著更全面的看法。

  亞馬遜已樹立了榜樣。進入雲計算讓它有機會成為下一代IT業務的核心玩家。而且亞馬遜計劃收購全食超市,這將重塑其最出名的業務,將它從線上零售商轉變為一家全能商業巨頭。

  報道稱,在樂觀主義者看來,這必將帶來新的競爭時代。少部分數字玩家將存活下來,憑藉廣泛而重疊的科技生態系統,無情地爭奪優勢。按照這一觀點,消費者將從大量涌現的創新和激烈的價格競爭中受益。但是全能型企業集團,無論是中國的BAT還是美國的FAAMA(Facebook、蘋果、亞馬遜、微軟和Alphabet),寡頭壟斷的前景將讓商業世界許多角落充滿寒意。美國這幾家科技公司已經是全球最有價值的五大公司。隨著阿里巴巴和騰訊快速發展,似乎不可避免地會看到進一步的迅猛擴張引起越來越大的反彈。

  報道稱,對於所有企業集團來説,還有一個風險就是所聲稱的協同效應——哪怕是數據協同效應——不會在實踐中得到證實。而且如果其創始領導人的權力被削弱,塑造了這些企業的強烈創始人個性可能成為其弱點。但現階段,網際網路大集團時代正處於鼎盛時期。

[責任編輯:韓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