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卡達究竟做了什麼?

2017年06月07日 10:54:00  來源:文匯報
字號:    

  沙特近日強硬出手對付鄰國卡達,不但與其斷交,中斷了與其空中和海上通道,並要求其他阿拉伯國家仿傚。如今,由沙特掌控下的阿盟宣佈開除卡達。而上一個被阿盟開除的成員是敘利亞。

  卡達與沙特同屬遜尼派,彼此都是美國盟友,還與沙特共同參與旨在政權更疊的敘利亞戰爭,今日卻落得和敘利亞一樣的待遇,這再一次讓人領略了中東政治的複雜程度。

  沙特這次行動,起因據説是因為卡達埃米爾聲稱,“對伊朗懷抱敵意非明智之舉”。其實,對比卡達的一貫做法,它對伊朗的這一表態並不能算作意外。

  例如,卡達公開支援哈馬斯,支援穆斯林兄弟會,而這兩個組織均被沙特視為恐怖組織。卡達之所以這樣做,與它“中東調解人”的自身地位有關,因為要當好調解人,所以九流三教都要接觸。

  對於卡達的這一特點,卡達和沙特的共同盟主美國是了解並且接受的。美國重視卡達,除了因為在該國有一萬名駐軍之外,卡達為美國提供了一個傳播西式民主的平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半島”電視臺按照英國廣播公司(BBC)模式運作,影響力巨大。又如,旨在討論地區熱點的“多哈論壇”每年召開一次,主講人多為西方人士,且每年都有相當數量的阿拉伯青年人士應邀參加。

  沙特的自身定位是要當阿拉伯世界的最高領袖,而卡達有時的行為會被沙特視為挑戰,因為卡達不安於“調解人”身份,還會培植“代理人”。例如,卡達支援埃及穆兄會就被沙特視為政權威脅。沙特的國教是瓦哈比主義,該教義強調無條件服從;而埃及穆兄會政治綱領則吸收了部分西方政治理念,並借力“阿拉伯之春”于2012年通過選舉掌握埃及政權。其間,“半島”電視臺等輿論工具為穆兄會競選宣傳不遺餘力。卡達的這番表現使沙特深為不安。

  所以,儘管沙特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為壓制埃及民族主義政府而支援埃及穆兄會,卻在其領導人穆爾西掌權後轉而支援埃及軍方,最終導致穆兄會政府被軍方廢黜。由於失權後的埃及穆兄會開始暴力反抗,沙特很快與埃及一起把其定為恐怖組織。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