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特朗普説要與普京“公事公辦”,背後打的什麼算盤?

2017年05月12日 10:24:00  來源:國際線上
字號:    

  美國總統特朗普自上任以來,雖有改善與俄羅斯關係的良好願望,奈何國內兩黨的建制派反俄情緒濃厚,一直阻止他向自己所欣賞的普京總統伸出橄欖枝,美俄關係也是磕磕絆絆,甚至因美國空襲敘利亞而陷入了新的低谷。不過,最近,特朗普看來是下了決心,要在改善與俄關係問題上,向前邁出一步。

  當地時間10日,特朗普接待了來美訪問的俄羅斯外長拉伕羅夫,並與他進行了長達40分鐘的談話。之後,拉伕羅夫在記者會上説,特朗普跟他表示,希望與俄羅斯建立“公事公辦式”的關係,這種關係是務實的。

  在美俄關係複雜敏感之際,特朗普提出與俄發展“公事公辦”式的國家關係,傳遞出哪些資訊?筆者以為,主要有兩方面:

  首先,特朗普認為,美俄關係的發展,應該排除各種情緒的干擾,從務實的角度出發,就事論事,來解決美俄之間存在的具體問題,同時尋求在某些領域加強合作。

  目前,在美國國內,恐俄和反俄的情緒仍然能量很大,阻礙了特朗普與俄羅斯走近。比如,美國輿論在很大程度上認為俄羅斯干預了去年的美國大選;另外,特朗普競選班子成員、國安顧問弗林最近也與俄羅斯的關係問題而被迫辭職。這兩件事對特朗普改善對俄關係造成了很大困擾。更令他不悅的是,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科米近日證實,FBI正在就特朗普團隊與俄羅斯關係展開調查。

  當地時間9號,科米被特朗普解職,白宮給出的理由是:因為科米無法有效領導聯邦調查局。但是美國不少媒體認為,科米被解職,主要是因為其主導的調查行動觸怒了特朗普,甚至有媒體認為,科米是美國建制派用來架空特朗普的一個棋子,他被解職,是遲早的事兒。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科米下課,實際上也是一種“公事公辦”,目的就是避免FBI代表的美國國內的反俄情緒,影響美俄之間的正常交流。畢竟,美國在解決敘利亞問題、中東反恐等具體問題上,都需要俄羅斯的協助。

  其次,特朗普強調與俄建立“公事公辦”式的關係,是説給國內建制派聽的。到目前為止,美俄關係的改善仍未看到實效,反而因美國空襲敘利亞而更加對立。究竟原因,與美國國內強大的反俄派脫不了干系。所以,如何擺脫建制派對自己跟俄羅斯打交道的牽制,是特朗普需要精心應對的難題。

  此前,美國務卿蒂勒森曾説,美國的外交政策應與價值觀解綁,言下之意是,要把美國的現實訴求與價值取向分開來看,不讓價值觀的差異來影響美國與他國在具體問題上的合作。這體現了特朗普時代鮮明的外交務實風格。

  這次特朗普進一步表示要與俄羅斯發展“公事公辦”式的關係,實際上也是給建制派一個回應,即: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完全是出於國家利益的考慮,是為了解決具體的問題,並不是他個人對普京有什麼特殊的好感、跟俄羅斯之間有什麼私下的交易,雙邊關係是完全能擺在臺面上的、公對公的關係。

  特朗普這次為何決定與俄改善關係?除了在某些問題上需要俄羅斯協助、以外交突破來緩解內政上的壓力等原因外,還有一個因素可能也起了作用,那就是美國政壇常青樹基辛格的影響。

  一個值得關注的資訊是:這次特朗普與拉伕羅夫會見後、跟白宮記者團開的吹風會上,基辛格出現了。特朗普説,他跟基辛格討論了俄羅斯及其他問題。由此可以判斷,在如何與俄羅斯打交道上,基辛格應該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説到基辛格在美國政界的影響力,美國媒體有這樣一種説法:“美國總統上任之前不去見見基辛格都沒法宣誓。”特朗普上任前也專門向基辛格討教過。而基辛格外交思想的核心是:“沒有絕對的安全,只有動態的均衡”,所以他一直主張美俄要正常接觸,認為美國應該想辦法把俄羅斯融入世界秩序,從而保持一種均衡。特朗普此次著手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以及決定與普京見面會晤,可能正是在基辛格的提點下,意識到在保持戰略穩定與國際安全方面,離不開俄羅斯的協助。

  不過,一種關係如果過於實用,也就決定了無法從長遠的角度進行規劃,只能見招拆招,邊走邊看。可以預見,美俄這一對具有結構性矛盾的大國,未來仍會彼此纏鬥,但又相互借力,所以不會真正地撕破臉。

[責任編輯:李帥]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