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劉寶萊:“一帶一路”正在中東落地生根

2017年05月09日 13:52: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5月14日至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來自世界各地138個國家的28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政要、國際組織負責人、企業家、記者等1200多人與會。對此,國際社會十分關注,深度置評,眾多媒體予以熱議,盤點“一帶一路”進程。筆者認為,中東應“榜上有名”,因已有早期收穫。

  首先政治互信,不斷增強。雙方已就“一帶一路”達成三點共識,一是“一帶一路”引領雙方戰略合作方向。雙方建立了政治戰略對話機制,頂層設計日臻成熟,其中“中阿合作論壇”發揮了重要作用。2016年1月,習近平主席成功訪問了沙特、埃及和伊朗中東三國,增強了其對中國的信任。雙方簽署了52項文件、備忘錄和協議,開創了雙方共建“一帶一路”的新局面。二是雙方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大,領域廣,既有優勢互補,又有強強聯合,還有取長補短。對方需要的商品、技術、投資和市場等,均為中方強項。中方所需的能源、投資、市場等,對方也都具備。三是雙方均有積極性。為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正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實施西向戰略,擴大中西部開放窗口。而中東國家,為穩定政局、振興經濟和改善民生,正加速“東向”政策,願將其發展規劃同“一帶一路”對接。今年5月中旬,沙特國王薩勒曼率龐大代表團訪華,同中方簽署了價值650億美元的“對接”大單。

  其次,經貿合作,強勁有力。2016年,雙方貿易額達2319億美元,其中中國進口原油1.906億噸,佔同期進口原油(3.81億噸)的50.15%。中國成為阿拉伯國家第二大貿易夥伴,新簽對阿拉伯國家工程承包合同額464億美元;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重啟對華自貿區談判,並取得實質性進展。第二屆中阿博覽會簽署合作項目金額1830億元人民幣,成為中阿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平臺。

  另外,産能合作,落地生根。中土安卡拉至伊斯坦布爾高鐵二期工程順利通車。2016年1月,中沙延布煉廠正式投産。該廠‘設計加工能力達到40萬桶原油/日(合2000萬噸/年)。這是中國石化首個海外煉化項目,也是中國在沙特最大的投資項目。埃及的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地處”一帶一路“的交匯點。”合作區起始的1.34平方公里早已全部建成。2016年1月,該合作區二期(2平方公里)正式揭牌。這一項目將引進紡織、服裝、石油裝備、摩托、太陽能等100多家中國企業,可以為埃及創造1萬多個就業機會……。中遠海港口有限公司已獲得阿聯酋阿布扎比哈裏發港口二期集裝箱碼頭35年的特許建設、經營和管理權。此外,中國和阿拉伯技術轉讓中心正式掛牌成立。雙方已就建立和平利用核能培訓中心、清潔能源培訓中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落地阿拉伯項目等達成了共識。

  第四,金融搭臺,資金支援。中東10國已成為亞投行的創始成員國。它們是,卡達、阿曼、科威特、沙特、阿聯酋、約旦、埃及、伊朗、土耳其和以色列。中國工商銀行在迪拜、阿布扎比、多哈、科威特、利雅得、伊斯坦布爾開設了分支機構。中國分別同阿聯酋和卡達簽署了雙邊本幣交換協議。中國斥資150億美元,設立中東工業化專項貸款,用於同地區國家開展産能合作、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

  第五,文化交流,生動活潑。2014年和2015年為中阿友好年,舉辦了中阿文化部長論壇、第三屆阿拉伯藝術節、首屆中國--阿拉伯城市論壇等活動。現有1.4萬多名阿拉伯留學生在華學習;中國累計為阿拉伯國家培訓了約1.4萬名各類行政、技術人員。隨著漢語教學在阿拉伯國家的迅速發展,中國已先後在9個阿拉伯國家建立了11所孔子學院、3所孔子課堂、8個漢語教學點。中國同地區國家每年都有文化交流執行計劃,交流領域廣泛,並舉辦各類研討會,為民心溝通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論壇”即將召開,人們翹首以待,充滿多種希望。相信“論壇”定會取得圓滿成功!

  (作者是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前副會長、前駐中東大使、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責任編輯:李帥]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