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荷蘭土耳其爆發"外交戰",星月旗將飄向何處?

2017年03月14日 08:17: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9010eddb-c3ce-46d1-80e1-fa4ee9968e17_size46_w600_h399.jpg

  12日,土耳其民眾在荷蘭駐伊斯坦布爾領事館前抗議。(圖源:法新社)

  荷蘭一網在12日題為《今晚的荷蘭,繼續升起土耳其的星月旗?》的文章中稱,當天晚上,不少土耳其年輕人在阿姆斯特丹西區的廣場上揮舞著星月旗,舉行了示威活動。正處於大選前夜的荷蘭為何會發生這種事件?還要從幾天前説起。

  近日,土耳其和荷蘭“懟上了”,爆發了“外交口水戰”。土耳其官員最近前往多個歐洲國家,呼籲生活在當地、擁有投票資格的土耳其人在修憲公投中支援改制。但土耳其官員的拉票活動在歐洲多國遇阻,荷蘭便是其中突出代表。11日,土耳其外交部長的航班在荷蘭降落遭拒後,另一名部長從德國乘車進入荷蘭境內遭到攔截,12日晨被送回德國邊境。荷蘭批評土耳其官員在被告之不受歡迎之後仍然企圖到訪荷蘭為“不負責任之舉”。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11日稱荷蘭政府是“納粹殘余”,荷蘭回擊説,土耳其當局的言辭攻擊是“不可接受的”。

  其實,對土耳其不滿的不只是荷蘭,在這一問題上,歐盟其他國家幾乎全部倒向荷蘭。為何歐盟國家都會看土耳其“不順眼”呢?土耳其與歐洲的關係將受到怎樣的影響?海外網(m.haiwainet.cn)獨家專訪了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中東歐研究室研究員孔田平,就以上問題進行了分析解讀。

  孔田平指出,其實,歐盟對土耳其的不滿並不是今天才形成的。2016年,土耳其在其未遂政變後解職了逾萬名包括教師、警察和法官等在內的公職人員。當時,西方就對土耳其就有看法,歐盟不喜歡這個“集權”的國家。現在,土耳其政府企圖由議會制改為總統制,這些歐盟國家將其視為“民主的倒退”,自然不會給土耳其好臉色看。

  “土荷‘口水戰’看起來是個案,其實不然。”孔田平回顧道,早在2015年3月,歐盟與土耳其簽訂協議,要求土方阻止從愛琴海涌向歐盟的難民潮,並接收從希臘島嶼上被遣返回土耳其的非法難民。歐盟許諾了向土耳其政府提供資金人力支援以及免簽待遇等。但在實際操作中,歐盟遲遲未履行免簽承諾,土耳其對歐盟也是相當不滿。

  土耳其與歐盟矛盾積攢已久

  原本對埃爾多安的“修憲”和“去凱末爾化”,歐洲各國就抱嚴重懷疑和不滿態度,但事情發生在土耳其境內,這種不滿難有發作渠道。如今埃爾多安政府頻繁“不打招呼”讓部長們“頻頻串門”,在自己眼皮底下搞“動作”,他們當然要有所表示。

  儘管如此,由於擔心土在諸如難民之類問題上報復,歐盟各國只是打擦邊球,讓市政當局或集會房東出面阻撓。德國總理默克爾就曾以“這是州、市政府的事”搪塞土耳其的質問。這次荷蘭之所以發作,一是土方太不給面子(不打招呼),二是荷蘭本身國情有變(大選在即)。

  只是,大選在即,荷蘭朝野情緒激動,恐無道歉的迴旋餘地;而土耳其“修憲”對埃爾多安可謂“性命攸關”,也斷乎不肯退讓。

  目前看來,最可能“繃不住”的,恐怕反倒是被土耳其捏住“難民”命門的歐盟。

  土耳其與歐盟關係將受何影響

  土官員在歐洲多國拉票遇阻不僅引發了土耳其與這些國家之間的“口水仗”,也為土耳其與歐洲的關係前景投下了陰影。

  土耳其多年來一直想加入歐盟,但由於多種原因,入盟談判時斷時續、進展緩慢。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2016年7月明確表示,土耳其離入盟還非常遙遠。

  由於與歐盟的關係若即若離,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多次表示,土耳其有意願加入上合組織,採取“向東看”的策略。但考慮到經貿、軍事等因素,土耳其的這一轉向可能並不容易。經貿往來是土耳其和歐盟之間的重要紐帶。數據顯示,歐盟是土耳其第一大貿易夥伴,土耳其是歐盟第七大進口國和第五大出口市場。歐盟還是土耳其最大的外資來源地。此外,土耳其與大部分歐盟國家同屬北約成員,雙方在軍事上仍有合作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難民問題已成為歐盟處理對土關係的軟肋。儘管2016年3月歐土達成“援助換遣返”的難民安置協議,但埃爾多安出於對歐盟相關言論的不滿,曾多次揚言要對難民放開入歐邊境。這一威脅對於經歷過上百萬難民涌入的歐盟來説極具殺傷力,令其在處理對土關係時不得不掂量再三。

[責任編輯:李帥]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