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又“搗蛋”?美日“標準-3”擋得住“東風-41”麼

2017年03月13日 14:45:00  來源:中國南海網
字號:    

blob.png

  2月6日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針對 “美日試射導彈”回應 來自外交部網站

  【編者按】

  雞年農曆新年,特朗普不僅沒給中國人民拜年,還派了個防長馬蒂斯訪問日韓上演一齣“鞏固同盟”的大戲,提起釣魚島和中國南海話題大放厥詞,強化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存在。看來美國新政府也很重視在亞太地區刷存在感啊……

  然而這還沒完……元宵節還沒過呢,美日又來給中國“添堵”了。這不,就在馬蒂斯訪問韓國期間,美國軍方宣佈在夏威夷附近發射了一枚由美國和日本聯合研發的導彈“標準-3”,成功截獲了一枚中程導彈。

  美軍表示這次成功試射對美日兩國都很重要,會加強其全球導彈防禦系統。海客就想問了,那麼這個防禦系統究竟有多牛?中國又該如何應對呢?

  --------------------------------------------------

  導彈防禦系統

  導彈防禦系統簡稱BMDS,包括戰區導彈防禦系統(TMD)和國家導彈防禦系統(NMD)。導彈防禦系統起源於艾森豪威爾時期,但在當時僅僅是理論上可行。

  1974年,也就是美國和原蘇聯在1972年簽署《反彈道導彈條約》兩年後,美國才秘密部署了第一個導彈防禦系統。2002年6月1日,隨著《反彈道導彈條約》壽終正寢,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計劃隨後進入了“快車道”。

  美日導彈防禦系統

  自從朝鮮1998年試射導彈後不久,日本便開始與美國聯合研究導彈防禦系統。並在2003年從美國購買一套導彈防禦系統。

  2005年12月,日本內閣宣佈為日本與美國聯合研發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大開綠燈,將該計劃由技術研究階段推進到開發階段。時任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安倍晉三稱,聯合導彈防禦系統將純粹用於防禦目的。但路透社、美聯社和共同社都在報道中暗示,這個系統含有針對朝鮮之意。美聯社還報道説,自2004年以來,美國海軍在日本海海域部署軍艦巡邏,密切監視朝鮮發射的導彈。

  2012年8月,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目前正與日本協商,在日本南部安裝一個早期預警雷達,以此與日本北部早已部署的另一雷達互相補充,形成完整防禦網。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維多利亞-紐蘭稱就像在歐洲和中東一樣,美國正在採取階段性的方式加強在亞洲的導彈防禦部署。

  有分析人士稱,美日此舉是出於對朝鮮開發遠端導彈以及中國反艦導彈的擔憂,美國構建的“反導弧”將使其雷達監測範圍覆蓋朝鮮全境並延伸至中國境內。一些西方媒體認為,美國借助南海及東海爭端造成的緊張態勢,趁機推進美國在亞洲的導彈防禦系統,以形成對中國的威懾。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紐蘭23日則稱美方已通過軍事及政治對話渠道向中方表明,美國與其盟國構建導彈防禦系統的意圖並非針對中國,而只是反映其對朝鮮導彈威脅的關切,該系統是“防禦性的”。

  美日試射導彈新聞引發中國網友的關注,而就在同一個新年假期,外媒盛傳中國在東北部署“東風-41” 洲際導彈,並稱此導彈可以突破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真的是這樣麼?

[責任編輯:李帥]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