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環球時報:美國的經濟增長低,賴不上中國

2017年03月13日 13:20: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本月初向國會提交了題為《總統2017年貿易政策》的報告書,主張對於世界貿易組織的爭端解決程式“不會原封不動地遵守”。過去美國在國際貿易規則與本國利益發生衝突時也曾將國內法置於優先地位,但這麼公開地蔑視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程式,前所未有。國際貿易體制正在迎來嚴峻挑戰。

  該報告書還宣稱,現在的世界貿易制度“正按對中國有利的方式運轉”。報告指自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來,美國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慢了下來。這樣將本國經濟問題歸罪于另外一個國家加入WTO,堪稱是世界現代經濟史上絕無僅有的奇葩總結。

  WTO的各項規則都是在美國主導下建立起來的,中國為加入WTO經歷了曠日持久的談判,中國經濟為適應WTO標準做了很多主動調整,中國後來的貿易增長是我們堅持開放和主動與國際貿易規則接軌的綜合結果。

  華盛頓對北京的指責與它對WTO表現出來的傲慢姿態出於同一心理,那就是美國利益優先是判斷所有國際規則正確性的唯一標準。國際秩序的基礎是把秩序本身當成一個體系來對待,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報告的傾向是不再接受作為體系的世界秩序,而是只要現有體系中對美國有利的具體原則和條文。

  如果所有國家都按照這樣的同一原則行事,那麼國際秩序將大亂,世界經濟將退回到叢林法則。苦難的20世紀人類差不多算白過了,各種教訓和經驗都扔到一邊,人類重新開展以實力抗衡為基礎的摸索,華盛頓真是要那樣嗎?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大概寄希望於一種情形:只有美國不遵守體系性規則,怎麼對美國有利就怎麼來,而其他國家則需同時維護秩序並屈從美國的特權。之所以應當這樣,就是美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力量最強,它有權讓世界各國都向它欺行霸市的要求低頭。

  然而華盛頓顯然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它最強大這一點沒錯,但它遠沒有強大到可以對整個世界強買強賣的程度。莫説中國等東亞國家不會吃它那一套,即使墨西哥這樣的鄰國也肯定將奮起抵制。21世紀不是殖民時代,可以用炮艦去開拓市場,自由貿易之所以成為當下的普遍商業原則,首先是因為這個世界是自由的,今天國家之間的政治和經濟依附都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弱的。

  美國如果搞咄咄逼人的貿易推廣,把經濟合作變成一種征服,是註定要失敗的。當下的世界支援不了那樣的經濟關係重組,華盛頓一跺腳,全球都顫抖了,各國都把本國市場當成獻給白宮的“貢品”,這當然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特朗普政府的路線在美國國內遭到一些抵觸,可以想見,如果它的強硬貿易政策真的推向世界,遭到的抵觸只會更強更多。因為白宮對世界的控制力肯定要低於其對國內的影響,即使它對盟國用安全保護換更多貿易機會,也不可能走很遠,因為貿易安全已經是現代國家安全概念中最靠前的要素之一。

  美國對華貿易存在較大逆差,但那當中既有結構性因素,也有美國企業在華設廠的影響。美國對華出口近年來連續兩位數增長,中美貿易的確造福了兩國人民。特朗普政府要想大幅調整中美貿易的整體結構,就需改變兩國的經濟結構,而那不是美國政府能夠做的,即使中國政府對本國經濟搞結構性調整,也殊為不易。

  我們理解特朗普總統想要振興美國經濟的願望,但做這件事一定要符合經濟規律。中國曾有過試圖搞“大躍進”的教訓,美國不妨避免類似的覆轍。

[責任編輯:李帥]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