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外媒:特朗普政府會“正常化”嗎?

2017年02月27日 09:5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英國金融時報網24日發表專欄作家吉迪恩 拉赫曼撰寫的題為《特朗普政府會“正常化”嗎?》的文章。文章説,麥克馬斯特接替弗林後,美國三大外交要職均由理性的專業人士擔任,他們聯手或許能帶來一些改變。

  狂躁易怒、鬧劇不斷的特朗普政府有可能安靜下來,變成一個傳統的美國政府嗎?HR麥克馬斯特中將被任命為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為那些期待特朗普政府“正常化”的人帶來了希望。

  麥克馬斯特在華盛頓廣受尊敬,他的任命得到了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的熱烈歡迎。在這方面,他與邁克爾弗林——麥克馬斯特將接替他執掌國家安全委員會——形成了鮮明對比。弗林是一個陰謀論者,以前擔任國防情報局局長時就被解職過。他顯然不適合掌管國家安全委員會。就連資深共和黨人都曾向我做出這樣的推測:弗林在這個位置上待不了1年——結果他只待了3周就被迫辭職。

  弗林下臺並被麥克馬斯特取代,可能是特朗普外交政策制定的一個轉捩點。外交政策三大關鍵職位現在都由理性專業人士擔任,詹姆馬蒂斯在五角大樓,麥克馬斯特在國家安全委員會,雷克斯蒂勒森在美國國務院。這3人並肩攜手,或許能減少一些在競選時期攀附上特朗普的次要人物造成的衝擊與影響。

  最後,或許連特朗普身邊那些最激進的顧問都可能靠邊站,甚至被迫離開白宮,比如斯蒂芬班農和凱莉安妮康韋。到那時,特朗普政府才可能實現“正常化”,總統將成為1個名義上的人物,他依然可以大吼大叫,胡説八道,但不作出重要決定。

  即便是在特朗普上任後混亂的頭幾週裏——任命麥克馬斯特之前——也已有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跡象表明特朗普的對外政策還是有可能正常化的。最初的2個提法——美國可能承認臺灣,或在南中國海實施海上封鎖,這兩項政策都可能導致與中國的戰爭——都已被悄然拋棄。

  關於特朗普政府將迅速把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的想法也在逐漸淡去。美國沒有無條件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也沒有放棄反對克裏米亞回歸俄羅斯的立場。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近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強烈重申了美國對北約的支援。美墨長城可能最終變成一道圍欄。到目前為止,關稅和邊境稅更多是紙上談兵,沒有落到實際行動。

  像這位美國總統的許多批評者一樣,我也被特朗普政府“正常化”的想法糾結著。一番基於謊言和霸淩的政治事業不應因成功而受到肯定。事實上,如果“特朗普式政治”在美國紮下根來,那麼美國民主將永遠淪為末流。

  一些現實的理由也令人懷疑特朗普政府是否可以真的正常化。最有説服力的反對意見是,無論誰來坐上那些主要的幕僚職位,政府仍將由特朗普領導。這位總統反覆無常、暴躁、消息閉塞、不誠實、迷戀Twitter——還是三軍總司令。這些往往意味著他的政府總愛招惹災難。

  但如果特朗普政府的正常化被視為道德上有缺陷、政治上沒有説服力,那特朗普的對手們就又會抱著希望,認為他的總統寶座坐不長,會發生內爆。問題在於,發生內爆的情況既不大可能,也極為危險。

  儘管有很多關於彈劾總統的言論,但事實是,國會兩院都在共和黨控制之下。從目前情況看,共和黨人與仍深受該黨基層選民歡迎的特朗普翻臉的可能性仍微乎其微。美國和整個世界都無法承受迫使特朗普下臺可能帶來的長達兩年的政治混亂。而且,如果被逼至絕境且只求為政治生存而戰,特朗普及其最激進的追隨者做出真正危險之事的可能性定會大增。

  讓我們對正常化抱著期待的理由是,當一個反覆無常的總統有一幫缺乏經驗的空想家(如班農和康韋)擔任顧問時,就更加迫切地需要讓他身邊出現溫和且富有經驗的聲音。由不受任何約束的特朗普掌管世界最強大的軍隊也是極其危險的。這非常有損美國作為民主世界之模範的威望。

  因此,理智上我不情願地接受了如下觀點:我們能寄予特朗普政府的最好的希望就是“正常化”。但情感上我仍希望看到其發生內爆。然而,在現實中,我擔心的是,特朗普政府或許既不會正常化,也不會內爆。即使白宮裏有麥克馬斯特中將,我們仍面臨漫長而危險的4年。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