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美媒:中醫藥是一個待人發掘的巨大寶藏

2016年12月08日 11:09:17  來源:中新網
字號:    

  中新網12月7日電 美國《僑報》近日刊文稱,中醫藥已成為中國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要更好的適應當代社會需要,就必須走産業化發展道路。中醫藥是一個巨大的寶藏,正等待今人用現代科技去發掘它的潛力,以便更好地貢獻世界。

  文章摘編如下:

  12月6日,中國官方發佈《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這是中國首次發佈中醫藥發展狀況的白皮書,白皮書從中醫藥的歷史發展脈絡和特點、中國發展中醫藥的國家政策和主要措施、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對中國中醫藥的發展情況進行了概述。

  中醫藥在“治未病”等方面有獨特的功效,且已成為中國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但現在海外還有不少人對中醫藥抱有偏見。就像麥當勞、星巴克帶動了美國大眾餐飲文化走向世界,傳統的中醫藥要更好的適應當代社會需要,被更多的人了解,進而在公共健康服務體系中充分發揮作用,就必須走産業化發展道路。

  手口相傳是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一大特點,中醫藥知識和中醫診療技藝也是通過手口相傳延續至今,這一傳承形式更重視經驗而非理論,因而在客觀上造成了傳統中醫理論不成體系,又與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脫節。缺乏理論支撐一直是阻礙中醫現代化、産業化的主要因素,要實現産業化發展,首先就要推進中醫藥理論體系建設。

  標準化也是中醫藥發展必須攻克的一個難關。現代醫藥最重視劑量精確,而傳統中醫藥也非常重視劑量,但由於當時的技術條件有限,只能稱量藥物重量,卻不能把有效成分從藥物中萃取出來,這也是外界對中醫抱有質疑的一個重要原因。

  因此,要推動中醫藥産業化發展,就必須制定嚴格制藥標準,並利用現代技術,實現藥用成分提取和配比的精確化。

  還有一些與醫藥本身無關的因素也影響著中醫藥的産業化。從瀕危動物身上取材入藥,讓中醫藥在海外飽受非議,比如2006年,英國海關扣押了16萬件非法野生動物製品,其中最多的就是入藥成分取自老虎、海馬、犀牛等瀕危動物的中藥。因此,對這樣的藥材,有必要通過現代科技手段進行人工配製,或找到替代材料。

  中醫是傳統醫學,而當今社會是以現代醫學為主導的。發展中醫藥需要突破舊理論的桎梏,拒絕固步自封。2015年獲諾貝爾獎的屠呦呦,從古醫書中找到靈感,提煉出抗瘧疾的青蒿素。這被許多人稱為中醫的勝利。其實,屠呦呦所用的正是現代藥學的方法。中醫藥是一個巨大的寶藏,正等待今人用現代科技去發掘它的潛力,以便更好地貢獻世界。(鐘海之)

[責任編輯:韓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