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社評:香港社會千萬別中了西方輿論的招

2016年11月09日 09:57:12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7日公佈對《基本法》第104條的解釋後,美國國務院迅速表示“失望”,要求北京、港府及全體當選議員“保持克制”。英國外交部做了類似表態。

  美國和英國媒體則對中國人大釋法做出倡狂的攻擊,其中英國《衛報》的一篇文章很有代表性,它以“這是香港終結的開始”為題,指責人大釋法是北京“濫用權力、摧毀香港法治體系和民主制度”的表現,宣稱“這是十分、十分危險的先例”。

  美英這些人可謂隔岸觀火,而且他們決不是僅僅在看,而是千方百計想送點風、潑點油過去,巴不得一兩個火星子就能讓香港上演“星火燎原”,把香港燒成灰燼他們都不心疼。《紐約時報》還假惺惺地關心香港享有的法治聲譽對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性。回歸中國的香港如能從金融中心變成天天被政治示威吞沒的亂窩子,那才合他們的意。

  香港廣大市民千萬別被貌似“客觀”“敢言”的西方媒體和政客給忽悠了。那些西方媒體是“屁股決定腦袋”最徹底的表演者。看看美國媒體在希拉裏、特朗普誰當選的問題上公開踐踏新聞職業中立客觀的操守,一把抱緊希拉裏的樣子,它們有什麼理由要在香港問題上主持公道?

  西方輿論力量在香港問題上表現了他們人性中陰暗的一面,他們就是不想讓中國好。攛掇香港一些人同中央對立,有一部分是他們配合西方國家的對華戰略,還有一部分是他們情不自禁的。有人宣揚“香港不是中國”,他們聽著就舒坦。做些聲援,他們又不費勁,香港一旦亂了,亂的又不是他們國家,所以何樂而不為?

  真要支援香港施行他們所鼓動的蔑視中央權威的“司法獨立”,他們可以投入一些真本錢呀,比如用與中國外交攤牌,減少同中國貿易為香港的極端勢力“兩肋插刀”。但他們不會那樣做,他們才不肯犧牲自己的利益,他們最喜歡“動嘴”,那是他們的優勢,幾乎沒有成本,而在世界很多地方,人們挺吃這一套。

  西方的輿論支援是一個大陷阱。它不起任何實際作用,但卻很容易給香港反對派和他們的支援者帶來幻覺,仿佛他們真是對的,是“世界潮流的一部分”,前方有“最終勝利”的希望。在中國內地,曾經有一些人中了西方輿論的招,跟它們跑了,但一路上看盡的都是幻滅。

  香港早已回歸中國,內地對它的影響不斷增大,西方對它的影響越來越小,這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香港必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基本法》的大框架下運作,它的任何行為不能是與上述兩法肆意衝突的脫韁野馬。只要有理性,這個大道理應是不難理解的。

  在香港一部分人尚存困惑的時候,西方輿論是那些港人剛被新動態和新形勢觸動時馬上灌給他們的又一碗迷魂湯。西方需要中國內部有一些攪局者,香港激進反對派對他們來説是扮演這個角色的“優質群體”。

  香港或許在很長時間裏仍會是西方與中國意識形態拉鋸戰的特殊舞臺。中國已經強大到無法從外部扳倒,但中國快速發展卻會在內部留下比如果發展慢一些更多的縫隙。西方的意識形態狂熱力量如今看中了香港,如何避免做它們的“炮灰”,這註定是香港社會擺脫不了的考驗。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