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中國與拉美 距離産生美(望海樓)

2016年10月08日 10:57:3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清晨,當烏拉圭青年駕駛中國造的汽車出門上班時,在地球另一邊,北京白領已結束一天工作回到家中,取出冰箱裏的烏拉圭羊排烹飪晚餐;上午,當墨西哥工程師使用中國品牌電腦開始一天的忙碌時,在中國,晚餐聚會的人們正暢飲墨西哥啤酒和龍舌蘭酒;傍晚,當智利老百姓使用中國品牌智慧手機娛樂時,中國普通人家正把智利産的藍莓和車厘子端上早餐桌……

  如今,13億中國人對海外特色農産品和食品的需求日益上升,拉美國家從中受益匪淺。今年一季度,中國從拉美進口的農産品貿易總額同比增28.5%。拉美的農業發展潛力巨大,“舌尖上的商機”正成為中拉貿易新亮點。

  農産品貿易是中拉經貿合作轉型升級的縮影。近年來,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的貿易取得長足發展,投資領域不斷拓寬,利益融合更為緊密。目前,中國已成為拉美第二大貿易夥伴國和第三大投資來源國,中拉貿易額在中國外貿總額中的比重不斷增大。

  隨著中拉各自經濟的發展,雙方在貿易之外形成了一些新的合作增長點。特別是拉美國家正在推動産業結構調整、加快工業化進程,中國的一些優質産能需要“走出去”開展國際合作,雙方産能合作前景十分廣闊。2015年,中國對拉投資在不利的國際經濟環境下逆勢增長67%,對拉新簽工程承包合同額增長10.3%,中拉合作建設的物流、電力、資訊三大通道開局良好,拉美已成為中國開展國際産能合作的重要對象。不久前,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三國元首來華出席G20杭州峰會,秘魯總統上任後將中國作為首次出訪國家。中拉領導人探討深化雙邊務實合作的同時,也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積極貢獻中拉智慧。

  中拉各領域互利合作的蓬勃開展,不僅促進了各自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也極大促進了中拉人文交流,有力帶動了拉美的“中國熱”和中國的“拉美熱”。

  在拉美,用中文説一句“你好”已成為時髦,越來越多的拉美朋友開始學習“平平仄仄”的發音,學習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截至目前,中國已在墨西哥設立中國文化中心,在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開設36家孔子學院和11個孔子課堂。同時,對於在大洋彼岸的中國人來説,距離真的産生美,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吸引力與日俱增。目前,拉美已有21個國家成為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目的地國。中國已同巴西、古巴、墨西哥開通直飛,中國的航空公司與秘魯等國的航空公司實行代碼共用,阿根廷、智利、厄瓜多、秘魯等拉美多國宣佈對中國遊客給予簽證便利。對很多中國人來説,“拉美那麼美,我想去看看”的夢想正在成為現實。

  不久前結束的巴西裏約奧運會和殘奧會更成為中拉友好交往的縮影。賽場上,中國運動健兒展示了超越自我、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得到巴西人民的高度評價;賽場內外處處閃耀著“中國元素”,堪稱中拉合作的“成果展”,從奧運場館到軌道交通,從奧運紀念品到通信保障、運動裝備,都有“中國製造”“中國服務”“中國文化”的參與。

  今年正值中拉文化交流年,雙方民眾掀起了新一輪為彼此文化“點讚”的熱潮。古語説:“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如今,中拉人民跨越浩瀚大洋,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緊密關係;將來,中拉友好與合作前景勢必將更加璀璨。

  (作者為國際問題觀察員)

[責任編輯:韓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