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中國之行,勢在必行(觀點)

2016年10月08日 10:55:23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在大批中國留學生紛紛踏上美國土地,來學習、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同時,去中國的美國年輕人也越來越多,有留學生,也有少量去工作的,甚至還有很多退休老人也在打聽去中國工作、生活。雖然在人數上還遠不能與來美國的中國人相比,但兩國政府都在積極推動,希望能有更多的美國人學習漢語,了解中國文化,其中也包括鼓勵更多的美國人到中國學習生活一段時間。

  這是一個勢在必行的大方向。全世界各地的人們紛紛往美國跑,這是過去幾十年的歷史潮流,原因很簡單,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展迅猛,吸引了大量人才。隨著中國近幾十年來的發展變化,其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自然也會強烈地吸引來自世界的目光與好奇,包括美國人的熱切關注。

  由於各種原因,身居美國的人們,在認知上一時還跟不上中國的快速發展變化。只有身臨其境,才能切身體會中國的快速發展,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既然是真實的中國,就必然包括方方面面,至少是正負兩面的客觀存在,絕不是被美化或醜化之後的單一失真的形象。真切了解一個快速變化的中國,既是許多美國人今天的願望,也是那些有幸已經去過中國的美國人所津津樂道的必然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多。

  中美兩國政府,也應該繼續努力加強這方面的溝通與合作,讓更多的美國人有機會到中國去實地考察、學習和生活一段時間。這不僅對增進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十分必要,也是維護世界和平發展的必由之路。相互了解不夠,就必然會産生隔膜、誤解和衝突。中美之間不太平,世界也就談不上太平。

  可喜的是,那些去過中國的美國人,大都對他們的中國之行感覺滿意,覺得去中國是做對了,沒有遺憾。從我個人直接和間接了解的情況看,過去二三十年間,大部分去過中國的美國人的普遍感受,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他們普遍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友善和熱情。二是他們目睹了中國的最新發展,特別是當這些新科技、新發展建立在原有十分落後的基礎之上,就更令人矚目。三是他們驚奇地發現,中美之間其實存在著大量文化方面的水乳交融,以及價值觀方面的基本重合與認同。中國很可能是他們去過的最陌生同時也是最熟悉的地方。

  國之交在民相親。如果我們認真回味這三個方面的真實含義和重要意義,就會發現這其實正是我們應當維護的基本點。熱情友善是中國人民一向具有的優良傳統與美德。科技進步與突破,是中國人民和政府的驕傲,也是大家繼續追求的目標。中美文化的合作交流與交融,正是體現了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的成果,代表了世界人民的共同嚮往,也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和平共處、多元發展的健康狀態。

  從美國方面來説,需要做的可能會更多。首先是政府必須繼續鼓勵本國國民了解世界、了解中國,通過教育國際化繼續提高美國人民對外部世界的了解及尊重,為年輕人創造更多出國留學的機會。必須讓更多的年輕人到中國去學習生活,親身考察那裏的一切。在充分自由地學習和了解的過程中,放飛自己的人生理想。由於世界多元化的進展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年輕人去中國,已經成為一種戰略性的選擇。未來的世界變化將會證明,不去中國,才是遺憾。中國之行,勢在必行。

  (作者為美國安生文教交流基金會副主任)

  《 人民日報 》( 2016年10月08日 11 版)

[責任編輯:韓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