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韓議員訪華效果甚微 凸顯樸槿惠政治智慧不足

2016年08月11日 15:16:51  來源:國際線上
字號:    

  近日韓國6名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議員執意進行了訪華之旅,這本可能成為中韓間相互溝通、對話的良好契機,推動兩國關係走向緩和,但由於韓國國內對這些訪華議員進行了高強度的抨擊,使得這些議員身負不小的壓力,以至於只説了3句相當空泛的聲明後就迅速離開,導致雙方溝通的成果甚微,讓期待落了空。之所以導致這樣一個不盡如人意的結果,與以樸槿惠為首的韓國政府施加的強大壓力不無關係,這也凸顯了樸槿惠的政治智慧不足。

  就在韓國議員訪華時的8日,樸槿惠在青瓦臺召開了首席秘書官會議,會上她直接點名共同民主黨的議員稱:“最近政治圈中的一部分議員與中國的立場步調一致,以交換“薩德”的意見為由訪華。政治上無論多麼地反對政府,在國家安保問題上卻不應激化,應該不分黨派共同合作,這才是參政人員的基本責任。”

  樸槿惠此言不僅有打壓反對部署“薩德”的言論自由之嫌,還顯露出一種無意聽取中國官民強烈反對部署“薩德”理由的傲慢態度。樸槿惠這種一意孤行的不友好態度,給這些想認真傾聽中國想法的韓國議員潑了一盆冷水。此外,新國家黨還展開了批判攻勢,強力指責他們這是“賣國行為”、“事大外交”(小國侍奉大國),巨大的壓力為此次訪華埋下了難以成功的伏筆。

  樸槿惠身為韓國總統這麼高調地進行批判,無疑會加重韓國國內的輿論分裂,從中韓雙方都願追求關係長遠發展的層面上看,這次的溝通交流本可能為漸冷的兩國關係帶來轉機,但顯然樸槿惠沒有珍惜重視這個機遇,再次做了一個無助於韓國國家利益的事情,説明樸槿惠缺乏必要的政治智慧。

  此次訪華的韓國議員是在其國內輿論分裂的狀況下,抱著為國家和國民的最大利益尋找出路的初衷過來的。雖然這個初衷難辨真偽,但至少態度還是值得稱讚的。畢竟他們強調此行是帶著認真了解中國看法的心態到訪的,希望為中韓關係惡化的趨勢做些彌補。一個具有政治智慧的國家領導人,應該擁有開放、包容的心態,積極了解周邊國家的不同意見,以便隨時調整自己的政策方向,這才是有助於國家利益的務實之舉。固執的樸槿惠卻對訪華議員當頭一棒,這就讓韓國政府很難聽到全面、理性、客觀的聲音,陷入了今後中韓關係更加難以改善的泥沼中。善用不同的政治資源與周邊國家進行必要的溝通交流,是作為國家首腦應有的政治智慧,而這一點樸槿惠顯然沒有做得很好。

  樸槿惠此前一直奉行中美間的均衡外交,這本是面向未來的務實選擇。現在她卻離這個戰略目標漸行漸遠,帶著冷戰時期的“對決思維”,癡迷不悟地做出一系列惡化地區緊張局勢的行為,與朝鮮硬對硬地鬥氣,未免顯得不夠明智。而她提出的美好設想如“統一大發”、“東北亞和平合作構想”以及“朝鮮半島信賴進程”等早已變得遙不可及。時代變了,樸槿惠卻仍固守過去的“冷戰外交”,針對朝鮮的“挑釁”不惜動員所有可能的外交資源在多種場合孤立、圍堵朝鮮,而不是冷靜下來尋求靈活、務實的方式與朝鮮溝通、解決問題,這種表現也讓樸槿惠顯得缺乏一定的政治智慧。

  遙想古巴導彈危機當時,時任美國總統的肯尼迪雖然表面上也曾強硬宣稱與蘇聯不惜展開核戰爭,但最後還是通過秘密談判的方式解除了危機。雖然有歷史學家指責肯尼迪進行了“戰略欺騙”,但他表現出的不俗的政治智慧仍不失值得人們的敬仰和反思。希望樸槿惠也能夠具有卓越的政治智慧,積極務實地做出真正有利於韓國國家安全與國民安全的事情,維護好地區的和平穩定,切勿“一失足成千古恨”。(漢江月)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