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別被“話題碰瓷者”套牢你的情懷

2016年02月22日 13:58: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王傳濤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春節前後,一條“上海女孩逃離江西農村”帖文成為網路口水的熱點。2月20日,記者從網路部門獲悉,“上海女孩逃離江西農村”事件從頭至尾均為虛假內容。自稱“上海女孩”的發帖者不是上海人,是某省一位已為人婦的母親,她春節前壓根沒來過江西;而其後發帖回應的“江西男友”,與發帖者也素不相識。(2月21日中國江西網)

  現在流行情節大反轉。這年頭,如果一個能夠引起熱議的公共話題,不在“撕”與“罵”的複雜過程中發生點逆轉,似乎都根本達不到話題新聞的標配。你看,春節期間熱議的幾個話題,都可謂情節曲折跌宕,劇情峰迴路轉。

  “上海女孩逃離江西農村”從頭至尾被證明是假話題,讓許多網友感覺受了欺騙。但是,當話題炒熱到一定程度,總會有人站出來勇敢地説,“真假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廣大國人在這一話題的討論過程中收穫了一些東西”,比如,許多人堅定了“新時代裏,也講究門當戶對”的通俗愛情觀,許多人卻仍然選擇“相信愛情”,等等。

  沒有人否認社會大討論之後的價值共鳴,沒有人否定討論本身的社會作用,但必須要承認,在網路喧囂時代,我們所有參與討論者都被忽悠了。任何一個公共話題,必須是真實存在的,倘若連話題都是假冒偽劣,之後所有的討論也都將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我們不能因為參與了討論,並且自認為發表了正確的説法而推論得出“真假並不重要”的結論。進一步説,假如網路社會中處處都是根據需要産生的假新聞、假話題,那網路社會也必然是霧霾重重、烏煙瘴氣。

  必須要正視,在自媒體時代裏,每個人都擁有一個發聲機和小喇叭,這是社會公共話題準入門檻的大大降低。一些熟諳新媒體傳播規律的“大仙”,很容易找到某一個時間段內的話題製造的切入點。或無聊中的碼字,或有目的的自媒體經營,或為了樹立形象騙財騙讚,大量可以撩起公眾興趣的公共話題,從論壇、微信公號和微博廣場上被製造了出來。

  除了“上海女孩逃離江西農村”這個火爆了整個春節期間的話題外,近幾天還有被朋友圈瘋傳的“民間科學家上《非你莫屬》被嘲諷”一事。在看到“他首提引力波”、“被嘲諷”、“欠他一個道歉”等文字之後,朋友圈裏滿滿都是憤怒,許多媒體的公號以及大V也紛紛加入為民科點讚。可是,事實證明,該視頻之所以被瘋轉,不過也是在引力波被發現“後時代”的一次話題行銷,公眾的憤怒與討論,也多半與科學本身沒有關係。

  任何時候,都不缺少話題。春節期間的熱點,就是回老家過年以及旅遊消費是否被宰;2月11日引力波被美國人發現之後,那些曾經鄙視過引力波的邊緣話題,也將可能拿出來放大;尤其是看到中國人與引力波有關係的話題後,有人更是習慣於喜怒形於色。此背景下,有的話題的産生,是自然而然的,但有些話題的産生,卻是無中生有、全程造假。對此,筆者認為,無論是新聞媒體還是所有的讀者,也都應該有所警惕。

  對廣大網友而言,應該對一些話題保持自己的價值判斷,別被話題所綁架;對新聞輿論工作而言,要努力做到習近平總書記在新聞座談會上所講的“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要盡可能地還原真相。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