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   社會

京華時報:少女因詐騙電話死亡,誰該負責

2016年08月25日 14:06:06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原標題:少女因詐騙電話死亡,誰該負責

  這次事件,有罪的,不只是萬惡的詐騙分子,還包括我們。我們長期被其騷擾卻一直無所作為。

  山東臨沂18歲的女孩徐玉玉,以568分的成績考上大學,卻沒能等到踏入大學的那一天。詐騙電話,騙走了全家省吃儉用大半年攢下的9900元學費,並直接導致她心臟驟停離世。

  不要苛責一個農村孩子的單純,不要苛責一個孩子的“脆弱”。我們常用“肝膽俱裂”與“撕心裂肺”來形容一個人所承受的驚嚇或痛苦,總以為是比喻或者誇張,而現在,卻遇到了活生生的例子。單是設身處地地想想,我們也會感受到這個女孩在去世前短短的時間裏所經歷的傷痛。一個孩子,一個身在貧困家庭又特別懂事的孩子,一個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孩子。然而,所有這些美好的東西,幾乎都成為壓垮她的稻草。正是在興奮與悲痛的強烈對比中,我們感受到她的難以形容的疼痛。

  什麼是悲劇?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撕碎給人看。魯迅如是説。

  如何能免於悲劇,需要我們每個人在與命運的對抗中,把自己錘鍊為強者。而對於羽翼尚未豐滿的孩子呢?有賴於社會建立一個和諧安全的環境,建立一道堅實的防火牆。

  如果不是有這樣一個孩子做對照,久經“考驗”的我們,甚至都已經意識不到,我們所處環境的“惡”視若無睹:在城市裏,我們幾乎每天都會接到各種來路不明的推銷電話、騷擾電話、垃圾短信,以及詐騙電話。記得曾有位公安局長拍案而起——詐騙電話甚至打到了他的辦公室。作為“常見”的注腳,幾乎同一時間,同樣是在山東,又一個農村女生,遭遇電話詐騙,被騙光了家裏東拼西湊的6800元學費。

  套用一句小品裏的臺詞:哎呀呀,真是防不勝防啊。但我們已經安之若素,正如同我們習慣了長久的霧霾、擁堵。直到這個花季女孩,帶著對未來的希望,猝死於一個平淡下午的一個“常見的”電話詐騙。

  這次事件,有罪的,不只是萬惡的詐騙分子,還包括我們。我們長期被其騷擾卻一直無所作為。我們每次都是怪罪受害者防範意識不夠,似乎因此可以推卸了“我們”的責任。我們忘記了“揚湯止沸,孰若釜底抽薪”的道理。垃圾不清除,蚊蠅孳生,即便涂滿了防蚊油,也難免被咬幾口;而垃圾,本來是能夠清除的。

  今年5月,新華社曾發評論説,170/171號段為不法分子大開方便之門,通信運營商監管態度“曖昧”,相關部門不能無動於衷。語猶在耳。

  面對花季少女的“心痛至死”,不知道“通信運營商”和“相關部門”,是否會繼續 “無動於衷”。如果沒有人被問責,沒有人對此負責,歌舞昇平中,逝者的墳塋很快就會被遺忘,而新的悲劇還會重新上演。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