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   社會

拿什麼拯救我們的年終獎

2011年12月23日 14:39:00  來源:紅網
字號:    

  網路越來越沉寂,生活越來越無趣,幸好年終歲尾,還有年終獎駕到。“天蒼蒼,野茫茫,天天都為工作忙,人茫茫,心涼涼,老是想著年終獎”,“君問歸期未有期,老闆沒發年終獎”,“垂死病中驚坐起,老闆不發年終獎”,“一切不以發年終獎為目的的年終都是耍流氓”……一時之間,以“年終獎”為關鍵詞的網路造句大賽風起雲湧,真是唐詩、宋詞表不盡,滿城盡待年終獎。

  各種年終獎數字也開始與網路造句齊飛,多得讓羨慕嫉妒恨者有之,少得讓人心生同情者亦不少。比如,網上一條一汽大眾將發放相當於27個月工資的年終獎,普通員工年終拿8萬元的消息,就招來一片“羨慕嫉妒恨”。梳理這些來自各行各業的數據不難發現,對年終獎影響最大的仍是勞動者從事的行業,學歷、社會地位或職務高低影響相對較小。資深教授年終獎不如銀行新人多,公務員比下則有餘。(12月22日中新網)

  “屁股決定腰包”,這是有關各行業年終獎差異的最新論斷。雖説年終獎是每個公司一年中的最後一輪大猜想,也不管你拿到的年終獎是現金還是饅頭,但“沒拿到年終獎的痛苦都大體相似,拿到年終獎的幸福,卻各有各的不同”。有統計數據就顯示,年終獎分配中,金融、證券、電力、通信、地産、能源等行業明顯高於其他行業,而在企業性質上,外企、國企、民營企業的年終獎差別也不小。一句話,年終獎多寡與職場新老、學歷職務、社會地位相關度不大,卻與“屁股”有關———只要屁股坐到了壟斷行業與公務系統的坐椅之上,那麼日常乃至年終的腰包自然便會見風漲。

  這讓那些游離于壟斷、公務系統之外的人們紛紛驚呼:該拿什麼拯救你,我們的年終獎?無疑,在年終獎的腰包外,散落著有關收入分配公平、貧富差距的一地雞毛。“一葉落而知秋”,從行業間年終獎的巨大溝壑,可以窺得行業收入差距、收入分配格局的現狀,並讓人生出一種強烈的相對剝奪感。但如何撫平這條溝壑,既考驗著國家的收入分配改革,也是一紙檢驗企業文化與契約精神的試紙。

  “達者兼善天下”,在國家的財富分配上,我們常常會説“藏富於國不如藏富於民”,這自然是民眾對於財富共用的強烈吁求;同樣,在企業內部的財富分配上,“藏富於企業不如藏富於員工”,是否也應該成為一種全新的企業理念,並輻射成真正能夠影響人心的企業文化,最終生成豁達共用的企業家精神?

  企業賺了錢,年底給員工包一個厚紅包做年終獎,是穩定軍心、激發鬥志之舉,其實也是一筆情感投資———不僅讓人來年有個盼頭,也讓人從企業的財富回饋中,用“雙贏互惠”打通企業與員工內心互通的一扇門———這才是真正抵達內心的企業精神與文化。

  現代市場經濟,沒有誰不是理性經濟人。年終獎的厚薄有無,很多時候直接決定了來年職場眾人的職業道路走向。某種程度上,年終獎也是企業契約精神的體現,年初的承諾到年底要兌現,給得太隨意,會讓企業的契約精神大打折扣。作為一年中最重要的預期,企業家需要合理管理大家的年終獎,員工也要合理管理自己的預期。既然行業間年終獎差距帶來的相對剝奪感無法消弭,企業就尤其需要履行契約,踐行一種共用財富的文化。年終既到,滿城盡待年終獎,什麼時候,人們不用再驚呼“拿什麼拯救我們的年終獎”,我們的生活也許才真正自由了。(李妍)

[責任編輯:張潔]

相關內容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