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   經濟

樓市轉向消費者市場

2012年05月03日 09:26:00  來源:四川線上
字號:    

  今年2月以來,一些城市商業銀行對個人首套住房貸款利率實行打折優惠,一時間,對國家樓市調控政策有所鬆動的猜測甚囂塵上。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認為,銀行信貸優惠政策,一方面是把銷售不旺的市場帶動起來,另一方面是用此來佔有貸款市場的規模。中央對房地産宏觀調控政策不會改變,是長期的,不會短期。

  易憲容同時提到,成交量的大小在於價格變化,如果房價沒有調整到絕大多數民眾有支付能力購買,那麼住房需求就無法釋放出來。隨著調控的深入,會逐漸讓更多的消費者有能力購買。

  信貸優惠下不可盲目買房

  對於近期銀行信貸政策有所放鬆,不少人猜測是否意味國家樓市調控政策有所鬆動?易憲容認為,銀行推出這樣的政策有兩個方面考慮,一方面是響應政府號召,通過優惠政策把已經銷售不旺的市場帶動起來;另一方面,與銀行5年期存款利率的成本相比,8.5折貸款現在可謂無利可圖,但可以用此來佔有貸款市場的規模。

  面對銀行信貸優惠,易憲容同時提醒購房者,不可盲目跟風,要作出自己的判斷。相比于房價下降和本金下跌,貸款利率優惠是微不足道的,不一定能真正降低購房成本。

  對於宏觀調控走向,易憲容認為,房産調控政策主要針對投機和炒作,目前處於房産調控時期,仍需震蕩一陣子,未來幾年宏觀調控政策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相信這種調整會持續下去,而房地産市場未來仍將是中國重要經濟增長點也不會改變。

  房價合理水準是讓民眾有能力購房

  3月份,全國房地産市場成交量出現一定幅度回升,這一現象是屬於季節性回暖還是表示樓市冬天已經過去?易憲容表示,2010年開始出現了量跌價滯,整個銷售數量下降,住房價格持續在那兒不動。而住房市場這麼大一個市場,購房力差異相當大,價格往下跌一點,總會有人出來買,屬於住房市場正常銷售現象,並沒有所謂的冬天。目前成交量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價格的變化,如果房價沒有調整到絕大多數民眾有支付能力購買,那麼住房需求就無法釋放出來,也就談不上銷售旺季。“住房的第一要義,就是改善民眾的居住條件,不是投資掙錢的,要把住房和炒作投資區分開。”易憲容認為,宏觀調控的目標就是要讓住房的價格回歸到合理水準。所謂的合理水準就是要讓民眾有能力購買,讓更多居民的住房條件得到改善。

[責任編輯:于斯文]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