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   經濟

油價下調請趁早

2012年04月24日 08:21:00  來源:武漢晚報
字號:    

  近日,包括兩大油在內的多地主營、民營以及外資加油站均打出降價促銷牌,不少加油站甚至一夜降回“7時代”,同時,三地原油變化率也受國際油價下行影響而跌至負值。國內加油站不斷降價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隱情?5月國內油價下調窗口又是否即將開啟?(4月22日中國廣播網)

  專家分析,按照當前國際成品油價格走勢,截至4月17日,三地原油變化率為-0.82%。如國際油價保持在當前價位,則三地原油變化率最快有望在5月8日跌破4%,國內成品油市場有望迎來2012年的首次價格下調。不過,這種預期中的“下調”是基於現有成品油定價機制之上的,在滿足“三地原油價格情況”,還至少要經過22天的“考驗週期”,至於到下個月8日前國際油價會不會突然“向上波動”是無法預估的。這正是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的弊端。

  我覺得,即使不考慮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較為僵化的現實,也應儘快實現油價下調。時下各地私營和股份加油價紛紛打出降價牌,壟斷油企應該做的更好,也更有充分條件做好。他們掌握著生産、批發等諸多環節,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更強。另外,從社會責任擔當的角度,率先降價也會改善油企形象。

  就國內油價“破8”之後的CPI和物價壓力而言,成品油早一些降對高物價調控更有利。步食用油的後塵,蔬菜、洗髮水、奶粉、豆製品,甚至西點、快餐跟風,生活用品全線上調,公眾已深感壓力,而國際成品油價格下行正是降價契機,也是間接維繫國內物價穩定的契機。早一些降價,會早一些讓公眾得到價格實惠。

  從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改革角度,“提前”降價也或是未來定價機制的實踐和探索。目前國內價格標準存在諸多問題,按照有關方面思路,下一步的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會在幾方面重點著手:主要是調整挂靠油種,縮短調價週期,改變調價方式,提高機制運作透明度等,尤其可能會把22個工作日縮短為10個或14個工作日。既然改革的方向已經明確,利用本次難得的國際油價下跌的空間,儘快同步或先行推出“降油價舉措”,也將是一次有益的嘗試。(畢曉哲)

[責任編輯:樊玉嬌]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