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一個共識,這就是不能以犧牲環境與資源為代價、不能以積累社會矛盾為代價、不能以增加歷史欠賬為代價,一味追求快速發展;堅定一個信念,這就是轉型發展的道路上即使遇到困難千萬重,抓好創新驅動、轉型發展一刻也不能放鬆。這是習近平同志在全國人代會上海代表團會議上對我們的要求,也再一次表達了中央對上海的厚望和賦予上海的責任。在今天的形勢下,上海要繼續當好排頭兵,形成新的發展優勢,歸根結底是要在“轉方式”上走在前列、當好表率。
轉型發展前路漫漫,困難重重,決不是在沙灘上悠閒、在林陰道上漫步那樣的輕鬆,我們既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韌,又要有咬緊牙關渡過難關的堅持,既要有壯士斷腕的“狠心”,又要有“想清楚、看明白”的智慧。
一要正確對待“快”與“慢”的關係。我們要積極作為,採取有效措施努力“穩增長”,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同時,也要正確面對轉型過程中的增速暫緩。去年,上海的經濟增速比之過去的高速度有所減緩,但在“轉”的過程中凸顯了一些“亮點”,如消費需求高於投資需求;三産發展快於二産;先進製造業做大做強快於一般工業;現代服務業發展快於服務業整體水準發展;外資進口快於出口;一般貿易進出口快於加工貿易;利用外資快於全國平均水準;總部經濟明顯提升;對房地産依賴明顯降低;節能降耗水準好于全國水準等。這些悄然發生的變化,顯示著上海正在整體轉型。在“轉”的問題上,我們要一心一意、心無旁騖,要耐得住寂寞,甚至坐得住一時的“冷板凳”。
二要正確對待“轉”與“變”的關係。“轉方式”必然要求我們的發展理念也要“變”,要從某些過去認為理所當然的發展路徑中擺脫依賴,要從那些過去習慣了的發展方法中改變。比如説我們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再也不能幹污染生態以致後人花多少倍的代價也難治理的事!這樣的GDP寧可不要。
轉型發展,轉到哪去?這個“型”,突出的一條,就是要使上海轉變為一個創新型的特大都市。創新驅動,是上海轉向科學發展的既定路徑,上海已經不可能再走資源驅動甚至財富驅動的路子。創新不但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升級希望,更是一個都市的活力厚重所在。上海要真正實現“創新驅動”,不但要充分發揮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創新積極性,不但要吸引眾多的外來企業將上海作為創新、創業的樂土福地,更要進一步營造激勵各種創新潛力充分涌流、各種“頭腦”都能掀起“創新風暴”的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使“尊重人才、崇尚創新、包容個性、寬容失敗”的風尚成為我們城市的共識。
轉型發展,就要加快改革。上海的發展過去靠的是改革開放,現在尤其要靠改革開放。這是因為實行科學發展,我們遇到的最大阻礙,就是體制機制瓶頸。創新,首先是制度創新;突破,首先是突破制度束縛。只有制度創新,才能帶動觀念創新、文化創新和科技創新。在堅持改革的問題上,我們仍然要發揚“敢闖敢試”的勁頭,仍然要堅持小平同志關於“思想更解放一點、膽子更大一點、步子更快一點”的諄諄囑咐,仍然要發揚浦東開發開放中“那麼一股勁”、“那麼一股氣”,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使上海這個改革開放的前沿和窗口在科學發展中形成新的發展優勢。
[責任編輯:樊玉嬌]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