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人民網評:中華民族的慘痛歷史,豈容任意消費

2017年08月29日 08:31: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很多人最近都為一則新聞出離憤怒。

  據上海市公安局通報,8月18日,網上出現以截取“慰安婦”老人頭像為基礎,製作動圖表情包,戲謔“慰安婦”。這家公司被處以警告、罰款1.5萬元,並處停止聯網、停機整頓兩個月的行政處罰。警方將之定性為,相關企業為追求商業效應和經濟利益,不顧道德底線“蹭熱點”,罔顧民族情感“博眼球”,對“慰安婦”老人的苦難歷史形象和社會評價造成不良影響。

  是生的怎樣一副心肝,怎樣的腦回路,才能想出這樣公然消費中華民族慘痛歷史的“創意”來?

  諸如此類的“創意”,還真不鮮見。穿日軍軍服招搖過市以為是“酷”,大學生畢業季時把自己穿成文革紅衛兵以為是“時尚”……民族的慘痛歷史,在個別年輕人心中,竟成了可以肆意調笑的原料。

  是時候反思咱們的歷史教育了,特別是一些所謂歷史劇更得負一定的責任。

  被輿論怒懟過的那些“抗日神劇”,不就是負責搞笑的嗎?武林高人輕鬆地手撕鬼子,穿著高跟鞋的姑娘都能把鬼子踢得屍橫遍野……令人意外的是,神劇居然還能在多地成為收視冠軍。

  我們和那場殘酷的戰爭之間,畢竟隔著70年的歲月。隔著熒幕,一邊嚼著零食、一邊調侃的神劇觀眾們,如何能痛切理解那場事關民族存亡的八年抗戰?於是乎,在嘻嘻哈哈之間,“愛國”“抗戰”甚至國恥,都成了可以零打碎敲、夾帶私貨的生意噱頭,甚至成為“賣點”。

  “萬人爭負土,烈骨滿山香”,真的只是太遙遠的傳説?下一代真的就掉頭不顧烈士和遇難者的遺骸邊,讓只存在於電腦遊戲的戰火不斷消蝕著家國之痛?曾經的苦難和壯烈,真成了沒有底線的調侃對象?據權威發佈,在那場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人數高達3500萬,日軍傷亡則不超過200萬。戰爭的慘烈,犧牲的慘重,實力懸殊的慘痛,意味著中華民族險些走到亡國滅種邊緣。先烈們倘若泉下有知,發現70年後,那場戰爭被如此輕慢、如此消解,甚至是毫無底線地戲謔,不知該生出何種感受。

  從“神劇”到慰安婦表情包,這一連串的無底線戲謔,呈現出一種可怕的集體無意識。某些無良編導們拼命往黃連里加糖、甚至大麻,是否在讓一些年輕人的底線意識變得麻木不仁?對歷史的刻意回避、遺忘,甚至反轉,對真實歷史的無措與傷痛的刻意回避,真的已經讓下一代無法直面慘澹的歷史,正視淋漓的鮮血?難道,我們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容忍,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甚至偷歡的地步。

  對過去的錯誤闡釋,要比愚蠢無知更危險。

  在走向現代化的道路上,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鄭重,在關注、檢視並還原歷史,特別是近百年的幢幢史影,儘管它沉重、曲折,甚至滴瀝著鮮血。而對歷史的關注和還原,要從高頭講章中走出,以更貼近的方式,走近下一代,漸次清理“神劇”之類留下的虛妄與矯情,清理對歷史的無底線嘲弄。甚至還要借重法律的力量,確立對待歷史的“底線”意識。

  從這個意義上説,對設計“慰安婦表情包”之類“違法行為”的處理,或是一種正面的警示。但這樣的處理仍嫌輕微,或許這意味著我們還有法律空白需要填補,才能讓人以更加惕懼、更加莊重的態度對待中華民族的慘痛記憶……

[責任編輯:葛新燕]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