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燕趙晚報:米粉店歇業為“送兒上清華”何以引人關注

2017年08月23日 14:21:00  來源:燕趙晚報
字號:    

楊朝清

  近日,廣西桂林市全州縣一家米粉店貼出自己“去北京送兒子上清華大學讀書而歇業”的通知,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記者聯繫上米粉店老闆的兒子唐超,他表示自己進的是清華大學大類招生土木類專業,“我就是個一般人,努力拼搏而已”。 今年高考之後他有了一些空閒,就到店裏來幫忙做衛生、賣米粉等。(8月22日《新京報》)

  這則“最理直氣壯的歇業通知”的走紅,看似偶然實則必然。教育分層作為社會分層的重要渠道,承載著無數家庭縱向社會流動的期望。一個看似普通的米粉店老闆,卻擁有了一個考上清華大學的兒子,“最理直氣壯的歇業通知”並非赤裸裸的炫耀,而是一位家長洋溢著自豪、激動和興奮的真實心情的寫照。

  盼望著孩子有出息,希望孩子“更上一層樓”,是許多中國式家長的心聲。高考競爭激烈,能夠考上理想的大學,自然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出身於普通家庭的唐超,實現了某種意義上的“逆襲人生”——“出身越底層,上的學校越差,將來找的工作越差”,這樣的“下沉螺旋”,並沒有在唐超身上上演。“送兒子上清華”被圍觀,根源於老百姓對向上流動的渴望和對孩子爭氣的期許。

  區域之間、城鄉之間教育資源的失衡,“掐尖戰”和“名校爭奪戰”漸趨激勵;優質生源和優秀師資的“強強聯合”,成就了一些“超級中學”耀眼的高考成績單。有的高中一年有數十人進入清華、北大,有的縣級中學一年也沒有一個學生考上重點大學。唐超曾經就讀的縣級中學,在教育資源配置中並不佔優,正是有了自強不息、堅韌前行的“努力拼搏”,才成就了勵志佳話。

  與“送兒子上清華”相比,更難得的是唐超“普通人”的心態。在一個浮躁和功利的時代,許多人難以正確地認識自己,難以進行清醒的自我調適。面對外人的誇獎、吹捧與逢迎,這位年輕人體現出了超出同齡人的理性與成熟。承認自己“就是個一般人”,對於年少得志的青年人,並非易事。

  “只要有一個上學的,這個家裏就有希望”,路遙所著的長篇小説《平凡的世界》裏,入目三分地刻畫出孫少平這樣一個寒門學子的形象。儘管孫少平後來沒有出名、做官和發財,但他自強不息、堅韌前行的精神之“鈣”卻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願意在平凡的世界裏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實現人生突破,能夠關心、體諒父母並懂得分擔的唐超,比耀眼的高考成績單更值得年輕人尊敬和學習。

  真正的“寒門貴子”,不好高騖遠不怨天尤人,既能“頂天”也能“立地”。在平凡的世界裏不甘於平庸,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有這樣的“寒門貴子”不僅是家庭之幸,也是社會之福。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