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法制日報:電商快遞大戰不能為戰而戰

2017年07月26日 09:48:00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原標題:電商快遞大戰不能為戰而戰

  商場如戰場,“戰”是商業競爭的常態,所以我們會時常看到電商與快遞的大戰,但是“戰”也要講道理。為戰而戰,為任性而挑起戰火,第一局就先輸了 

  順豐和菜鳥的大戰剛熄火不久,電商快遞行業又一場“對掐”拉開序幕。這一次主角是京東和天天、圓通等。近期京東以天天快遞服務品質差為理由,切斷了平臺和天天快遞的服務介面。天天快遞致函國家郵政管理部門,希望從權威部門得到公正意見。京東也給平臺商家發出通知,要求商家在7月底前與被推薦的快遞公司建立合作關係,圓通不在被推薦之列。圓通表示,反對一切依靠平臺霸權強迫站隊的行為(7月25日《新華每日電訊》)。

  電商與快遞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相生的關係。沒有電商,快遞行業不可能在短短數年之間蓬勃發展、遍地開花;同樣,沒有快遞行業,電商也會被架空,真成了不折不扣的“虛擬産業”了。可是現實中電商平臺與快遞行業之間卻是摩擦不斷、矛盾升級,更像是相剋的關係。比如此前的順豐與菜鳥,比如這次的京東與天天。

  有人説京東的行為是霸權主義,涉嫌壟斷和不正當競爭。這種説法有點重了,但是道理也沒有錯。其實,所有的企業,只要是做到了一定的程度,沒有一個是不想壟斷市場的,可以説壟斷是自由競爭的終極,但是同時壟斷也是自由競爭的終點。自由競爭符合市場規律,也符合消費者的利益,而壟斷有損消費者利益,所以各國的法律都視壟斷為嚴重的違法行為。

  而不正當競爭、壟斷最突出的表現形式是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那麼京東有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呢?京東與阿裏旗下的淘寶是當前中國兩大電商平臺,兩者的江湖地位不可動搖,説它們具有市場支配地位沒人會懷疑。好在具有市場支配地位並不違法,只有濫用這種支配地位才違法。

  那麼京東是否濫用了這種支配地位呢?那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京東切斷平臺與天天快遞的服務介面,同時要求商家在7月底前與被推薦的快遞公司建立合作關係,排除了圓通快遞。這種做法從商業的角度上説,是我的地盤我做主,想與誰合作是我的自由。但是問題的關鍵是京東不是一般的企業,而是電商平臺,這裡也包括了商戶、消費者選擇快遞企業的自由。京東把自己淩駕於商戶和消費者之上,的確讓人感到有些霸道。

  當然,這並不是説京東不能切斷平臺與天天快遞之間的介面,只是這種切斷要有理由。“天天快遞服務品質差”是理由,但是不能只是説説那麼簡單,京東是個大企業,做事不僅要有理,更要有據。所謂“據”就是證據。國家郵政局剛剛發佈的上半年快遞申訴率統計數據顯示,天天快遞的申訴率已下降到5.51%。這是天天快遞對抗京東的最有力的證據,而京東要説天天快遞服務差就必須拿出事實或數據來證明天天快遞確實服務很差,否則就顯得太過無力,好像欲加之罪一樣。

  毋庸諱言,京東也好,阿裏也罷,作為中國兩大電商平臺,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事業做大了,野心自然也在膨脹,雖然不敢説一統江湖,但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想法還是有的。但是現代商業市場競爭畢竟不是黑道江湖的打打殺殺,總是要講規則的。首先,要講法,法治國家凡事都要依法,野心再大也大不過法律,違法的事情不能幹,否則最後坑的是自己。其次,現代商業競爭要講企業責任和企業形象,有悖主流價值觀的事情不能幹,有損消費者權益的事情不能幹,任性不講理的事情不能幹。國家郵政局説企業要“講政治,顧大局,尋求解決問題的最大公約數;切實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合法權益。”這話切切實實代表了主流價值觀。

  商場如戰場,“戰”是商業競爭的常態,所以我們會時常看到電商與快遞的大戰,但是“戰”也要講道理。為戰而戰,為任性而挑起戰火,第一局就先輸了。

[責任編輯:葛新燕]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