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要逐漸地從“解釋它們是誰”變成“與它們的公眾之間建立對話關係”,再把公眾的表達整合到展示中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科技館的展覽更新,不僅要努力跟上科技的發展速度,更重要的是讓展覽保有持久的新鮮感和吸引力。要想達到這個目標,就不能再拘泥于“我説你聽”,而需要更多的開放融合之舉。
科技館的開放融合,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不要把展示空間做得太滿,有一些留白的空間,讓策展人隨時有機會根據科技的發展和不同的熱點及時調整展示的內容。更重要的一層意思是,要讓傳播主體更多元,開展各種有效的對話交流,並把這些對話在科技館中表達出來。也就是説,要讓科技館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實現科學傳播主體從“我”到“我們”的轉變。
作為接受者的公眾,其實可以成為很好的傳播者。上海自然博物館曾策劃過一場“我的自然百寶箱”徵集活動,邀請廣大自然愛好者和收藏達人通過專屬線上平臺分享自己的自然收藏。之後,上海自然博物館為線上展示的優秀作品專門舉辦了一場屬於公眾的展覽。實踐證明,博物館要逐漸地從“解釋它們是誰”變成“與它們的公眾之間建立對話關係”,再把公眾的表達整合到展示中。這不僅能豐富博物館自身的展示,也是對當下公眾自我生産和傳播的重視,用博物館特有的方式接受公眾的自我價值傳達。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已不再是孤立的存在,通過與各類機構的跨界合作,從不同角度詮釋科學,也是將來科技館發展的趨勢之一。近日,上海科技館與東方藝術中心共同策劃了上海科普大講壇的科學與藝術系列講座,同時也是東方藝術中心“藝術+”的首個項目。左右腦中科學與藝術的奧妙,樂器演化中的科技史;從心理學角度講音樂與情緒反應,從建築設計角度講音樂廳的設計原理……這種跨界的合作為公眾帶來了獨特的科學認知體驗,也豐富了他們對科學、藝術的理解。
引入高校科研院所及高新技術企業,對於豐富、更新科技展覽內容同樣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國內一些科技館展品同質化現象十分明顯。而放眼國外,各個科學博物館之間、科學中心之間的展覽和展品相似度卻非常小。以倫敦科學博物館的當代科學展為例,雖然是一個臨時展覽,但資訊量卻十分豐富。因為展覽整合了非常多的資源,如國家通信公司、國家大數據中心和各類高校科研院所等,這些機構的參與不僅保證了展示內容的先進性,也為展示內容的及時更新提供了可能性。
其實,國內很多科技館也有與各類科研機構合作的意願,但效果不盡如人意。原因很簡單,沒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在西班牙的格拉納達科學公園中,設置了很多專為科學家準備的研究空間。這種叫做“科學之窗”的教育空間,其實是科學家和高校科研人員在博物館中的實驗室,實驗器材和實驗經費由學校提供,而老師在這裡的工作和科學傳播成果也可以直接計入到工作時間和績效考核中。從這個角度來説,合理的制度能夠激勵科學家更好地參與到科技館的工作中來,豐富展示的內容和教育活動的形式,有效地避免千館一面的尷尬。
當然,實現科技館的開放融合,單方面的努力遠遠不夠,各類機構對科學傳播的重視度、相關激勵制度的完善等都直接影響著融合的可持續性。所以,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只有當更多的“我們”投入到這一過程之中,科技傳播的生命力才能越來越強。(作者:宋 嫻 為上海科技館科學傳播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責任編輯:葛新燕]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