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光明日報: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

2017年07月19日 10:16: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原標題: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

  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初播就産生巨大反響。第一集《時代之問》處處體現著對改革的哲學思考。其總的思想,就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戰略定力,敢於擔當、剛性執行,堅定不移將改革進行到底。

  以歷史思維看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必然性及其特點。一是它從“過去”看我國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改革開放39年來,我國實現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在國際社會贏得舉足輕重的地位,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準得到極大提高,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的獲得感,這些靠的是改革開放。二是它從當今“現實”看改革面對的挑戰。“時代之問”充滿問題意識,強調問題倒逼改革。改革是革我們自己的命,相對比較難,尤其是進入攻堅階段的改革更是如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中國共産黨人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因而,要具有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産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三是它從“未來”看改革的歷史意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改革是關鍵一招。既要接好改革的接力棒,又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為實現民族復興提供強大動力。上述三個方面總體上回答了“歷史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這一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具有戰略定力,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不移將全面深化改革進行到底。

  從辯證思維看全面深化改革所必須遵循的方法論。要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避免在重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必須遵循科學的方法論。“時代之問”除了強調堅持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改革發展穩定關係外,還強調:第一,正確處理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係;第二,正確處理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係;第三,正確處理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

  以系統思維和創新思維看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時代之問”所講的頂層設計,主要包括全面深化改革的出發點落腳點、方向、總目標、方法論、“四梁八柱”和領導機構。出發點落腳點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方向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法論是堅持上述所講的“五個關係”;“四梁八柱”就是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防和軍隊等方面全面推進改革,核心是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社會的關係;領導機構是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

  以戰略思維看全面深化改革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全面深化改革主要是解決問題,尤其是解決上述所講的決定當代中國發展命運的動力機制、平衡機制、治理機制三大根本問題。鄧小平同志深刻闡述了改革的性質和目的:“革命是解放生産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産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不能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創造更加公平的社會環境,甚至導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義,也不可能持續。”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重要論述表明,應從完善治理體制機制著眼,從國家制度建設與國家治理現代化有機統一的高度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

  從底線思維看全面深化改革的“風險”。“時代之問”講到了改革的風險。在看到改革取得進步的同時,也要以底線思維看待改革的風險,堅持“有守”和“有為”的統一,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結果,讓改革“蹄疾而步穩”。

  作者:韓慶祥(中央黨校校委委員、副教育長)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