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把杭州峰會理念和共識化為行動

2017年07月11日 10:47: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習近平主席日前出席在漢堡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二次峰會,發表題為《堅持開放包容 推動聯動增長》的重要講話,準確把脈當前世界經濟形勢,深入闡述中國主張——“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大方向”“共同為世界經濟增長髮掘新動力”“攜手使世界經濟增長更加包容”“繼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展現了中國與國際社會同呼吸、共命運的世界情懷和大國擔當,贏得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

  杭州共識在延續

  今年上半年,世界經濟顯著改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4月將世界經濟增長預期上調至3.5%。二十國集團成員今年有望全部實現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正增長。正如習主席在講話中指出的,“有這樣的局面,同二十國集團的努力分不開”。

  人們的目光不約而同投向去年9月的杭州峰會。針對世界經濟增長動力不足、保護主義抬頭以及發展不平衡等深層次矛盾,習近平主席圍繞“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這一主題提出中國方案,與會各方就推動世界經濟增長形成了放眼長遠、綜合施策、擴大開放、包容發展的杭州共識。

  “杭州峰會為全球經濟治理繪就了一幅藍圖,世界主要經濟體達成廣泛共識。”中歐數字協會主席路易吉甘巴爾代拉對本報記者説,“德國同中國一樣,也是一個經濟活力強勁並富有創新理念的國家,漢堡峰會的很多理念與杭州峰會的理念是一脈相承的,體現了很好的延續性。落實杭州峰會成果對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創新和包容性增長可以解決世界經濟動力不足的問題。”

  漢堡峰會把“塑造聯動世界”作為主題。“聯動”一詞源於杭州峰會,體現了對杭州共識的延續和落實。人們公認,杭州峰會對二十國集團發展歷程具有里程碑意義,對世界經濟發展方向、全球經濟治理格局、國際經濟合作態勢、大國關係良性互動産生全面、深遠影響。

  “作為世界上最主要的經濟體,只要二十國集團成員繼續秉持同舟共濟、合作共贏的夥伴精神,在政策上協調,就能夠給全球市場吃下一顆定心丸。”法國尼斯歐洲研究所國際問題專家喬治佐戈普魯斯對本報記者表示。

  人們欣喜地看到,漢堡峰會發表的公報,充分吸納了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倡議主張,延續落實了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共識。

  聚焦增長尋動力

  習近平主席在多個國際場合反覆強調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重要性,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平等世界論壇主席日瓦丁約萬諾維奇對此非常贊同。他説:“習近平主席的主張振聾發聵,正逐漸成為國際社會有識之士的共識。中國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經濟成就,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具有開放的市場。”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經濟全球化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但確實帶來了新的問題,加劇了不平等和全球發展失衡。技術進步對就業的挑戰也日益突出。

  “二十國集團的一項重要使命,就是本著杭州峰會確定的包容性增長理念,處理好公平和效率、資本和勞動、技術和就業的矛盾。要繼續把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有機結合起來。”習近平主席闡述的主張引起共鳴。巴基斯坦國立科技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哈桑賈韋德對本報記者説,世界經濟當前面臨著發展不平衡等多重挑戰,杭州峰會形成的包容性增長理念對促進世界經濟發展能夠起到穩定器的關鍵性作用。

  巴西裏約天主教大學教授洛佩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習主席的講話體現了中國堅定不移推動自由貿易的決心,讓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備受鼓舞,也增強了信心。

  “當今世界經濟總體向好,但保護主義抬頭,此時二十國集團更加需要強調合作共贏。”印度國立伊斯蘭大學經濟學教授賈伊汗認為,“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逆轉,只有共同找到應對困境的方案,世界經濟才會迎來一個新的更高水準的增長期。”

  當前,很多經濟體面臨著結構性的困境,傳統行業正在走下坡路,而二十國集團肩負為世界經濟增長髮掘新動力的重任,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説,“這個動力首先來自創新”。英國康橋大學嘉治商學院國際管理學教授彼得威廉姆森對此頗為贊同,認為政府、公司和企業家需要共同努力,通過創新來創造新的行業和就業機會,突破經濟發展的瓶頸。

  “當前世界經濟有所起色,但增長依然乏力,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沿用固有的發展模式。”路易吉甘巴爾代拉認為,“中國大力倡導創新增長方式,為重振世界經濟提供了新思路。中國政府鼓勵全民創新,在數字經濟領域,中國涌現出一大批創新英雄,中國正以自己的創新理念和成功實踐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一帶一路給信心

  國際社會對今年5月中國成功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印象深刻。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指出,與會各方本著共商、共建、共用精神,在促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上取得豐碩成果,努力打造治理新理念、合作新平臺、發展新動力。這同二十國集團的宗旨高度契合。

  在日瓦丁約萬諾維奇看來,中國所倡導的“一帶一路”與漢堡峰會的主題在理念上高度契合,都是高舉全球化大旗,推動構建一個聯動發展的世界經濟新格局。二十國集團機制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加強溝通、協調發展,這種合作共贏的理念也正是“一帶一路”的精神實質。

  日瓦丁約萬諾維奇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經濟增長創造機會,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提供中國智慧。“一帶一路”倡議提出4年來,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的認同和支援,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人們對世界經濟穩定增長的信心也與日俱增。

  “在全球經濟治理的舞臺上,新興市場經濟體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中國扮演著愈發積極的角色。”法國重建佈雷頓森林體系委員會執行董事馬克烏讚表示,“中國倡導開放包容的世界經濟,並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實際行動重新鞏固了參與國家之間的紐帶。”

  澳大利亞格裏菲斯大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馬克林表示,中國在像二十國集團這樣的國際平臺中的影響力顯著提升,“一帶一路”倡議是一項非常有針對性的國際合作計劃,對未來數十年的基礎設施建設、經濟及社會發展將産生巨大影響。

  哈桑賈韋德談到,作為“一帶一路”重大先行項目的中巴經濟走廊與巴基斯坦“2025年遠景規劃”相結合後,已為巴國民生産總值增長提供了顯著的發展動力。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商學院助理教授亞歷山德羅瑞布奇也認為, “一帶一路”倡議在世界引起廣泛關注,該倡議有助於完善全球經濟治理。

  在韓國外國語大學教授黃載皓看來,中國的理念是,通過世界聯動增長,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創造共贏的機會。聯動增長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內涵,通過激發參與國家的協同效應,讓大家共同獲益。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中墨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杜塞爾表示,習近平主席的主張和倡議很好地展現了中國在全球範圍內的領導力和大國擔當,通過增強全球聯動來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機制,為一些國家的發展指明瞭方向。經過幾年的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一環。

  “一個人的努力是加法,一個團隊的努力是乘法。”中國方案,同世界發展的脈動相契合。化共識為行動,攜手合作,推動聯動增長,促進共同繁榮,這是實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目標的要義,是各國人民的福祉。

  (本報北京、布魯塞爾、巴黎、伊斯蘭堡、裏約熱內盧、新德里、倫敦、堪培拉、華盛頓、首爾、墨西哥城7月10日電 記者牟宗琮、楊迅、任彥、王遠、徐偉、陳效衛、鄒松、李應齊、李鋒、吳樂珺、陳尚文、王驍波)

  《 人民日報 》( 2017年07月11日 03 版)

[責任編輯:葛新燕]

相關內容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