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群租現象,為何屢禁不止

2017年04月13日 09:02:00  來源:正義網
字號:    

  “一個床位每月580元,總共40個床位,現在住了30多人……”提起上海市徐匯區斜土路2601弄嘉匯廣場的群租現象,嘉匯廣場的居民苦不堪言,這裡的“床位房”資訊在58同城等網站上隨處可見。近年來,儘管有關部門進行過多次整治,但是群租現象屢禁不止,回潮現象比較突出(4月11日《新聞晨報》)。

  群租在一線城市比較普遍。隨著相關法律的完善,尤其是明確了限制群租的標準、主管部門、處罰標準等核心問題後,這一現象曾一度被遏制。而這則報道明確告訴我們,群租問題在一些地方依然很嚴重。我不禁要問:多部法律和地方規章、十幾個職能部門,為何沒能管住一個群租現象?

  就事論事,我們先説説報道中的上海市徐匯區的嘉匯廣場。據報道,該小區“一套面積約140平方米的房間,大廳被隔成兩個隔斷間,隔斷間和單間內都擺滿了上下鋪,裏裏外外有34張床位。空間狹小,物品雜亂,房間內行李物品塞得滿滿的,衣服挂在床前,地上臉盆、鞋子遍地,一時難以下腳,不小心就會絆倒。各個木頭床架彼此相連,電線也很雜亂,一個插線板有時會有多部手機同時充電”,這樣的情景不難想像,隱患讓人憂心。

  對屋裏住的人來説,基本居住空間不足、相互影響的噪音、隨時隨地的消防漏洞,素不相識的舍友之間,甚至還可能有治安風險。而對屋外共同生活在同一單元樓、同一小區的居民來説,除了以上隱患可能造成的池魚之禍外,還有加倍的噪音污染和共用場所的衛生、安全等苦惱。

  對於鄰居應有的權益而言,物權法、民法通則都有相應規定,不僅如此,上海市為了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群租問題,2014年5月十個部門聯合發佈了《關於加強本市住宅小區出租房屋綜合管理的實施意見》,同步修訂了《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賃管理辦法》,據此組織了多次聯合行動。其中一個重要的整治標準是出租房最低每人平均承租面積不低於5平方米和每房間居住人數不超過2人。

  政府部門的力度不可謂不強,但認真分析群租屢禁不絕的原因,不僅有小區物業和業委會監控不力的原因,也存在有關部門對漏網之魚沒有窮追到底的問題。可是仔細想想,即便以上兩方面都做到了,群租真的會絕跡嗎?

  目前群租租戶大多為年輕人,準確地説,是外地來創業打拼的年輕人。每月幾百元一個的床位,雖有諸多不便,但總比露宿街頭要好。如果條件夠了,我想沒有人願意去擠狹小的上下床。群租屢禁不絕的根本原因是大城市部分人的基本居住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在大力整治小區群租亂象同時,有關部門也應想方設法為外來人員提供最低標準以上的租賃房屋,盡可能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責任編輯:李帥]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