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習特會在即 臺灣卻憧憬跟“美國隊長”打“IS”

2017年04月01日 10:56: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20160905051853437.png

末將英文,願為美國赴湯蹈火?(資料圖)

  【海客説】

  30日,外交部確認中美元首會晤4月6日至7日在美國佛羅裏達州海湖莊園舉行。中美元首的提前會晤也使得蔡英文當局難以在中美關係上見縫插針。不過既然現實當中做不到,民進黨就施展起“幻夢大法”,這不,近日臺灣主動請纓要跟“美國隊長”去“伊斯蘭國”打怪,就被一些島內媒體吹噓成要提升美臺關係。

  臺灣的實力有目共睹,這次主動請纓巴結美國,絕不僅僅是是為了反恐那麼簡單。中國社科院臺灣問題專家鐘厚濤應海外網(m.haiwianet.cn)之邀,撰文分析臺美聯合反恐是逢場作戲還是引“狼”入室?

  ------------------------------

  近日,美國發起成立了打擊“伊斯蘭國”聯盟,臺灣也成為其成員之一。但目前臺灣遭受恐怖主義襲擊的危險系數並非很高,根據國際“經濟與和平研究所”公佈的全球恐怖主義指數來看,2016年在被調查的162個國家和地區中,臺灣排名非常靠後,位列第122名,這就意味著臺灣受恐怖主義襲擊的概率極小。既然如此,臺灣為何還要迫不及待地積極參與,主動要求加入“美國反恐隊”呢?

  英文請纓

  蔡英文當局參與美國主導的打擊“伊斯蘭國”聯盟,核心目的並不是要去反恐,而是想以此為手段,來拓寬對美合作新領域,全力強化臺美實質關係。

  首先,是要討好特朗普這位新任“美國反恐隊長”。特朗普競選期間,反覆宣稱要徹底摧毀“伊斯蘭國”,並將之作為自己的核心執政目標。上臺後僅一週左右,特朗普就密集出招,專門制定了“擊潰伊斯蘭國的綜合策略與計劃”,以此向外界宣示打擊“伊斯蘭國”的決心和意志。現在蔡英文當局主動請纓,要求融入其中,顯然是想投其所好,向特朗普輸誠示好,深耕對美關係。為了進一步強化與美國的連接,臺灣還指派警察赴美接受反恐培訓,並與美國建立反恐情報共用機制。

  其次,是要與美國構建“價值同盟”。特朗普上臺後,很少談及“民主”、“自由”、“人權”等傳統意識形態的標簽式話語,這也讓曾被稱為是“美國民主同盟”、“亞洲民主燈塔”的臺灣當局高度不安,唯恐失去與美國的重要連接點——“價值同盟”。而反恐無疑成了蔡英文當局強化對美關係的一根新“稻草”,因而蔡英文當局緊抓不放,妄圖以此為紐帶,來進一步提升與美國的實質關係,將臺美關係打造成包含政治、經濟、文化、反恐等各個領域全方位合作的新型“夥伴關係”。

  最後,主動滿足美國免簽要求。目前美國已經對臺灣放開免簽政策,但這種免簽不是“免費的午餐”,而是需要臺灣根據美國的要求做出全面的配套措施,反恐即為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美國的指導下,目前臺灣“移民署”已經在桃園國際機場等處建立反恐篩濾中心,在各大機場和港口安裝360度的全方位監控系統,以方便隨時隨地進行現場監視和管理,也有助於事後進行檢索和調閱。與此同時,臺灣依據美國要求,還設置了飛機航行前的過濾旅客名單系統,通過出入境監管的方式,對潛在的恐怖分子進行過濾,提前做好防範準備工作。顯然,臺灣的這些反恐部署,都是在美國的指揮下逐一完成的。如果臺灣不去按照美國的要求認真落實反恐部署,美國隨時有可能會收回他們的對臺免簽政策。

  顯然,臺灣參與國際反恐聯盟,其主要目的並非反恐本身,而是想借機實現對美關係的突破。事實上,除了反恐議題之外,蔡英文當局在其他非傳統安全領域上也是對美頻頻示好。例如,在難民議題上,蔡英文當局就聲稱,將支援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人道救援,並已經在當地設立行動醫院,幫助伊拉克重建,蔡英文還承諾為國際社會在這一地區的掃雷提供設備支援。臺灣當局的這些做法,除了在向美國示好之外,還想在國際社會刷存在感,凸顯臺灣的“道義形象”,拉高臺灣在國際輿論的曝光度。

  引火燒身

  反恐本身無可厚非,但如果只是把反恐當做一個由頭,借此來提升對美關係,可能就已經完全偏離了反恐的本意,而成了一場政治作秀。為了向國際社會展現臺灣反恐的決心和意願,更是為了讓美國對臺灣的反恐能力表示放心和滿意,蔡英文當局在島內各種抗爭此起彼伏、民意支援度急劇下滑的情況下,依然耗費5.5億新台幣鉅資,大規模興建“反恐訓練中心”。此外,臺相關部門還提議要制定“反恐專法”,成立專門的反恐部門,其動作幅度之大,讓外界頗為驚訝。從美國的角度來看,既然臺灣如此積極,美國又何樂而不為呢,正好趁機擴大由美國主導的打擊“伊斯蘭國”聯盟的陣容。

  臺灣實力有限,在反恐議題上本來應該低調處理,明哲保身,避免成為“伊斯蘭國”關注的焦點,這樣也就可以為臺灣避開一難。現在臺灣卻是反其道而行之,如此高調,招搖過市,唯恐天下無人不知,並以此為傲,認為這是臺美關係的重大突破,這反而容易“樹大招風”,引起“伊斯蘭國”的仇恨,給臺灣帶來巨大的現實風險。

  這並非危言聳聽,而是從歷史過往中總結的經驗教訓。馬英九時期,臺灣當局就想在反恐議題上主動配合美國,結果引發了“伊斯蘭國”的點名警告。2015年,“伊斯蘭國”發佈的宣傳片《刻不容緩》中,公開批評了與美國為伍的全球60個“反伊斯蘭國全球盟軍”,臺灣赫然在列。“伊斯蘭國”公佈的另外一個視頻中,也把臺北的“總統府”和101大樓列為攻擊對象,威脅意味極為濃厚。

  現在蔡英文當局不去反省過往經驗,反而為了落實親美政策,決然與美國同行,而且此次更加高調,這對臺灣究竟是福是禍,還有待時間檢驗。今年8月臺北將舉行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能否全力做好反恐安保工作,將成為擺在蔡英文當局面前的重大考驗。

  臺灣反恐,只是對美逢場作戲,但若因此把“狼”招來,估計蔡英文將後悔莫及。

  (鐘厚濤,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海外網專欄作者)

[責任編輯:李帥]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