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媒體:維權不能只指望一場晚會

2017年03月16日 15:13: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網站”竟成最大虛假廣告“垃圾站”,飼料行業非法添加喹乙醇,多家跨境電商平臺上銷售産自日本核污染地區、禁止銷售的食品……昨夜,隨著央視315晚會曝光出一批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和現象,一場強烈的市場地震在所難免。

  央視315晚會在業界內有“黑榜奧斯卡”之稱。這臺以消費者權益為主題的晚會,曝光當下消費熱點問題,劍指消費者所詬病的黑幕和陷阱,撕開那些見不得光的蠅營狗茍。一旦上了央視315晚會的黑榜,意味著“凜冬將至”,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將被輿論旋風所包裹,自身要經歷長時間的危機公關,有些甚至一蹶不振,關門大吉。因此,這天,很多心裏有鬼的商家和企業基本上是“度秒如年”。

  “買的不如賣的精”,商家必然要在消費者身上獲得利益,這是商品和服務的流通規律。但利字當頭,一些商家走歪路、起黑念,在買賣雙方的資訊不對稱的前提下,賣方更有機會打破平衡的買賣關係。這種語境下,支撐市場的良性迴圈,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必須有監管的強勢存在。尷尬的是,這個功能經常被央視315晚會給替代了。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一旦某些商家上了央視315晚會黑榜,不出幾個小時,當地執法部門就要開始精準行動,力度堪稱雷霆掃穴。去年,央視315晚會曝光外賣平臺“餓了麼”位於北京通州區的多家餐廳後,執法部門第一時間查扣相關違法設備,查封店舖。這種“315速度”,在每次央視315晚會之後都會拍馬趕到,也引來多方討論:為何這種高效率不能出現在事前?媒體提供的“工作指南”是不是映射出執法部門的失職?

  其實這種論調多少有失偏頗。畢竟,除了個別案例之外,執法部門不可能像央視那樣,用“臥底”的方法掌握第一手資料。日常的專項整治和清理行動,是執法的常態,但黑心商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化整為零的態勢讓執法力有不逮。

  反觀央視315晚會,有臥底的第一視角,有揭黑的險象環生,有商家的醜惡嘴臉,觀眾隨著鏡頭的節奏起承轉合,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現代媒體的“現身説法”,帶來了觀眾的好口碑和忠誠度,但這並不等於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全部。

  就拿前文所述的案例説事。去年,央視的315晚會曝光網路訂餐平臺“餓了麼”:食物製作現場“污水橫流”,廚師“嘗完的菜扔回鍋裏”……如此場景,讓人感到網路訂餐頗有黑暗料理之感,事後,各大網路訂餐平臺也引以為戒,三省吾身。而就在今年央視315晚會要拉開大幕的前幾天,又有媒體披露網路訂餐平臺亂象:多店共用同一證照、多家外賣資質造假、無證商家借證上線外賣平臺等等。時間的重合,事件的相似,細節的雷同,就仿佛只換了當事人的名字。

  倒不是説央視315晚會有了“按下葫蘆浮起瓢”的尷尬,相反,晚會還需要加大力氣辦下去,因為它承載了太多關注。但這裡需要厘清的是,維權、打假、揭黑不能只指望一場晚會,它需要立法、執法形成強有力的閉環,它需要市場儘快産生自我凈化功能,它更需要適應當下的新常態,而非在315晚會裏找存在感。

  今年,中國消費者協會確定的年主題是“網路誠信,消費無憂”。“網路”一詞也首次進入年度主題。這就是一種新常態。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馬可波羅瓷磚董事長黃建平通過媒體向阿里巴巴喊話,牽出網路消費領域對商品渠道、智慧財産權、平臺義務等多方討論,這是網際網路將成為消費者維護權益下一個重鎮的“前哨”。而事實上,央視315晚會對於網路的關注熱度,有目共睹,但很多問題的階段性和反覆性,讓人深思。“天下無假”“天下少黑”的消費者願景,肯定是永遠在路上。作為記錄者的媒體,不旁落、不缺席、不敷衍自己職責,是應有之義。但執法者乃至圍觀者也要清楚,維護權益的功夫,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應當在鏡頭之外。(中國青年網特約評論員 謝偉鋒)

[責任編輯:李帥]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