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沿街單位公廁開放”的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

2017年03月01日 09:25:00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原創稿
字號:    

  記者了解到,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城管局鼓勵沿街單位、商業、企業將自用公廁對外開放,政府給予補貼,協調對外公廁開放工作于3月20日前全部完成,並做好公廁標示牌、如廁道路停車泊位設置工作,計劃對外開放850座公廁。(2月27日 澎湃新聞)

  伴隨著人口流動的加速,老百姓對公廁的需求與日俱增。一方面,如廁作為一種生理需求,具有“等不及”、“傷不起”的焦急與迫切,倘若公廁佈局不合理、廁位設置不充足,都會讓老百姓的如廁需要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滿足;另一方面,在一個越來越注重用戶體驗的時代,如廁是否舒適,直接影響著老百姓對公廁的社會評價。

  在公廁得到越來越多價值認同的當下,不少公廁的用戶體驗用來越好。只不過,在不少地方,公廁“找不到”、“用不上”依然是一種尷尬的現實和糾結的處境。在“節流”不可能的情形下,“開源”有助於緩解如廁難題;“沿街單位公廁開放”的初衷,在於提升資源的使用效率,更好地便民、利民。

  如廁體驗並非可以忽略和漠視的小事,而是事關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當如廁需求找不到“出口”,不僅會給老百姓帶來身體上的傷害,也會帶來精神上的痛苦。公廁作為一個公共空間,從某種意義上也是公眾是否擁有足夠體面和尊嚴的一面鏡子。公廁的成色,也測量著公共管理和社會治理的智慧和水準。

  一個旨在“讓人民對改革有更多獲得感”“讓民眾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的發展中大國,理應擁有更多有品質的公廁。“沿街單位公廁開放”有助於實現大多數人的公共利益,契合價值理性;然而,對於那些“沿街單位”來説,公廁開放不可避免會帶來一些壓力,影響了工具理性的實現。

  在美國等發達國家,專門的公廁數量相對較少,公廁大都依附於某個商業機構或公共設施,如餐館、大型連鎖書店、超市、加油站、公園等。在紐約,出現了由私營公司承包的公廁,市政府允許承包公司利用公廁為自己做廣告。讓政府、市場、社會形成合力的“沿街單位公廁開放”,有助於讓老百姓的如廁需求得到更好的滿足。説到底,實現“體面如廁”,也事關老百姓的尊嚴。

  “沿街單位公廁開放”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美其美”。對於相關單位而言,要多一些包容的心態,要減少人為的藩籬;對於城管部門而言,要為公廁開放提供配套設施和便利條件;對於老百姓而言,要遵循規則意識、講究公共精神,讓如廁之旅更有秩序、更加文明;只有多管齊下,“沿街單位公廁開放”才能真正實現“美美與共”,切實地裨益那些有如廁需要的人們。

[責任編輯:郭碧娟]

相關內容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