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把握好經濟宏觀調控的方法論(評論員觀察)

2017年01月24日 15:46:09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黨的十八大以來宏觀調控逐步形成的一整套政策框架,需要進一步落到實處、長期堅持下去

  這兩天,面對中國經濟2016年的成績單,多家境外媒體給出了“穩定”“引領”“超預期”的客觀評價。6.7%的增速使得GDP首次邁上“70萬億元”的臺階,對世界經濟33.2%的貢獻率依舊堪稱“第一引擎”,居民每人平均收入的增速連續跑贏每人平均GDP,産業結構不斷優化、發展新動能不斷集聚、百姓的獲得感不斷提升……對此,就連熱衷“唱空”的某些海外媒體也不得不承認:“中國經濟增長仍是世界經濟的主要動力”。

  在世界經濟增長乏力、金融危機陰雲不散的背景下,中國經濟頂住外部干擾與下行壓力,不僅將增速平穩保持在合理區間,還收穫新增就業1300萬人以上、CPI溫和上漲、PPI收窄降幅、創新對發展的支撐作用增強等良好形勢,再次充分證明了黨中央對經濟工作思想方法的重大調整,經受了實踐檢驗,是符合實際的。黨的十八大以來宏觀調控逐步形成的一整套政策框架,需要進一步落到實處、長期堅持下去。

  概括來講,這一整套的政策框架,主要是以經濟新常態為重大判斷、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突出提高經濟發展的品質和效益,包括“一帶一路”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以及創新驅動發展、資源能源有效利用、農業現代化、糧食安全、新型城鎮化、生態文明建設等。從調控決策的快、準、穩,到調控實施的實、度、效,再到“三去一降一補”的“組合拳”,已經成為我們認識、把握、引領新常態這個大邏輯的“招牌動作”。

[責任編輯:韓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