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治理校園暴力必須找準“痛點”】
北京青年報 北京航空旅遊專修學院的兩名女生果果和陶陶,在宿舍遭多名女同學毆打,果果嘴角被撕裂、身體多處受傷。大興區黃村鎮派出所已經對此事立案調查。事發後,打人的女生小飛被警方帶走接受調查,她在微信朋友圈發佈警車及警察照片,並配有“已經對警車免疫”“這次幾日遊”等調侃性文字。
打人女生直到被警方帶走,而且認為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還在朋友圈對此進行炫耀。這是完全錯位的人生價值觀。這是此類校園暴力事件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不管怎麼嚴厲進行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都對學生沒有多大的震懾作用。面對校園暴力事件頻發,輿論普遍希望即將出臺的防校園暴力意見能給治理校園暴力指明方向,明確加大對校園暴力的處罰力度,然而,從我國校園暴力事件的具體情況分析,對施暴行為依法嚴懲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關注未成年學生的價值觀教育,消除我國存在的“差生教育”。
北京航空旅遊專修學院是一所非學歷教育機構,這類非學歷教育機構(進行自考助學或進行職業技能教育)和初中、中職、技校、職高一起,是我國校園暴力事件高發的地帶。今年6月,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公佈校園暴力案件情況顯示,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不斷升級,方式多樣,其中聚眾鬥毆排在各類校園暴力案件之首;初中生和中專生是校園暴力最高發的群體。今年國慶期間,網路曝出一起7名學生毆打教師並錄製視頻的惡劣事件,這也發生在一所中職學校——四川省商貿學校。
[責任編輯:韓靜]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