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北京晨報:讓路怒症越來越少

2016年11月08日 09:54:36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原標題:讓路怒症越來越少

  報載,“原本200元可以解決的事,我拳頭一揮就要賠5000多元,真後悔。”在武漢積玉橋街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記錄上,有“路怒族”張先生這句十分痛心的筆錄。近日,記者走訪武漢多個街道的人民調解委員會,統計調解記錄發現,超八成交通類調解的糾紛都是車主打架,而且主角多是“路怒族”。

  在車輛保有量多而導致道路擁擠的情況下,車輛發生輕微的剮蹭,或者無意識之下有“別車”等冒犯情形,本來應該是可以輕易化解的小事兒,不應該成為引起糾紛的導火索。可事實上,恰恰是這樣的一些小事,引得不少路怒一族大打出手,最終,得不償失。

  路怒一族何以日益壯大,報章上已經有了不少解釋,比如有説法認為現代社會工作壓力大,導致人心理緊張,煩躁焦慮,在單位、家裏尚能壓抑的情緒,在公共道路上可能就不再過於自我管控,從而使這樣的暴躁情緒輕易就釋放出來。還有説法認為在堵車已經成為常態的現在,一步一挪的窘境確實在折磨人的神經。

  而在從自控方面找出原因之外,我們也必須從管理層面予以反思。眾所週知,目前我們的交通秩序並不規範,違規駕車現象司空見慣。且不説隨處過馬路不走斑馬線的行人,視交通燈如無物的助力車、摩托車、三輪車等,就是四輪車輛,實線變線、隨意停放堵塞交通、轉向不打指示燈、疾行于應急車道等現象也是屢見不鮮,這些無疑也都是促成路怒症發作的重要原因。如果有關方面能夠嚴格管理,提高違法違規成本,讓道路交通秩序更為規整,也是減少路怒的重要途徑。

  總之,路怒症是多方面因素的産物,需要各方共同反思並加以改進,如此,才能讓因路怒引起的糾紛越來越少。

  趙歐仁(清華大學品牌行銷專家)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