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京華時報:“老師辛苦費”究竟是什麼東東

2016年11月04日 14:00:10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原標題:“老師辛苦費”究竟是什麼東東

  “學校收500元的理由是啥”“收費連個票也不開”……這幾天在綏德中學高三學生群裏,討論最多的就是學校要求一千多名高三學生每人最低繳500元“助學助教款”的事兒。據悉,上週末家長們就接到了通知,2日上午,高三學生家長被召集開家長會,並由各班家長委員會出面收錢,稱這個錢是給老師的“辛苦費”,當天大多數家長都交了錢。

  在中小學階段,什麼費用學校可以收,收多少,有很明確的界限和規範,一旦超出就屬“教育亂收費”。從過往的媒體報道中可知,大概在10年前,教育亂收費曾一度是全國各類價格舉報年度熱點中的熱點。經過多年連續治理,以及義務教育免費入學的推進和全面鋪開,教育亂收費有所收斂。不過,在各類價格違法案件中,教育亂收費並沒有絕跡,部分地方和學校亂收費問題還比較突出,反彈壓力不容忽視。

  前不久,教育部等四部門發佈了《關於2016年規範教育收費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的實施意見》,再次重申“著力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亂收費、亂辦學等不正之風”,其中更是明確將“繼續深化中小學有償補課問題治理”“深入推進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和中小學教輔材料散濫問題治理”“規範各級各類教育收費行為”等列為主要任務。“主要任務”的背後,自然指向了現實中的“主要問題”所在。

  教育亂收費雖然不被政策允許,但總有一些人無法抑制亂收費的衝動,同時想盡辦法規避風險。比如,家委會本來名義上有權制止學校亂收費,可實際上,有的家委會形同虛設不説,反倒不時充當了學校亂收費的道具和擋箭牌——家委會在前臺發起組織,學校隱身其後。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

  回到綏德中學收取“辛苦費”一事,在學校裏公然收取“辛苦費”,學校到底在其間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需要相關部門徹查,給出一個權威説法。

  摘編自《華商報》11月3日

  文/楊鵬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