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民族大業”騙局,受害者為何“入戲”

2016年10月18日 10:10:06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更重要的是,如何動用法律和行政監管的力量,聯合平臺機構,採取技術措施、加大偵查力度,對類似“民族大業”違法犯罪行為實施釜底抽薪式的打擊。

  昨天,一篇題為“‘民族大業’微信群洗腦導演‘兆億’騙局”的報道廣泛傳播。所謂“民族大業”,其實是一個流傳多年的騙局。此前,騙子們多活動線上下,持各色假證件、銀行清單瞄準受害人當面行騙,而現在,他們把“陣地”搬上了微信,足不出戶即可線上上對一些中老年人大面積洗腦、斂財。

  那些哄騙老人們加入的微信群,幾乎都採取半軍事化管理模式,頭像、昵稱制式相同,並有嚴格的作息時間——每天早晨,管理員在群中發起床號,成員們在規定時間內簽到,然後開始升國旗儀式,隨後是大量電子文檔、MP3講課錄音、PS過的領導人主持善款發放會議的照片刷屏。到了晚上,還有專人組織講課學習,講師通過微信語音,聲情並茂地講述與愛國、機遇、成功等有關的

  小故事,然後還專人組織談感受。接下來的聯歡時間,群友們爭相一展歌喉……

  所謂“民族大業”,在騙子們口中,就是有“兆億”鉅款被歷朝歷代的老祖宗秘密存在海外多國,現在國家要將那些“皇家資産”發給那些有責任、有擔當、充滿正能量的愛國人士,只要交幾十上百元的手續費和資料費,每人就可以拿到數百萬元。而“民族大業”騙局的很多操盤手都是曾經的傳銷分子,他們打著國家、民族的旗號,利用老人們的愛國熱情,用各種名義不斷騙取“小錢”,集腋成裘,盡入囊中。

  騙子們告訴那些老人,這是藏富於民的國家秘密計劃,還不斷地出示一些製作粗糙、漏洞百齣的“國務院”和“民族資産最高管理委員會”的“文件”唬人,讓老

  人們對此深信不疑。

  説這個騙局很“低級”,其實也並不那麼簡單。首先,騙子們都是熟稔“老人心理學”的行家裏手,他們深知那些剛剛從單位退休不久的老人們,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心理和收入方面的落差,又大多文化水準不怎麼高,民族大義、國家意識、愛國情感比較濃厚、真摯。要忽悠這些人,就必須高舉“民族大業”之旗,激發他們“捍衛祖國利益”的強烈激情。

  然後,騙子們也深知,老人們都是從艱苦奮鬥的年代一路走來的,他們曾視金錢為糞土,以兩手空空為榮;即便後來觀念轉變了也還是羞于直接談錢。但是,以民族和國家的名義,從海外甚至敵對勢力那裏把老祖宗的錢“奪回來”,就不一樣了。這是愛國的需要,也是對敵鬥爭的需要,因此

  他們會毫無心理負擔,反倒倍感光榮地全身心投入其中,甚至不惜與至親斷絕關係。

  從報道的情況看,大部分參與其中的老人都已被成功洗腦。即便這篇報道被他們看到,他們很有可能仍會認為,那些劣行都是假冒“民族大業”的壞人所為,他們仍會相信自己所在的“組織”是在從事正宗的“大業”;或者即便自己所在的群是假冒的,他們仍會四處打聽加入“真正的大業群”。

  這真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媒體的曝光和評論、家人的勸導和“搶救”,當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動用法律和行政監管的力量,聯合平臺機構,採取技術措施、加大偵查力度,對類似“民族大業”違法犯罪行為實施釜底抽薪式的打擊。這才是根本之策和當務之急。(朱達志)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