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鄒祎芹:不摘“窮帽”不回城的“第一書記”

2016年10月14日 13:07: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82年前,中央紅軍經歷了慘烈的搶渡湘江後,沿著山勢起伏的廣西全州縣鹹水鎮一路轉移北上。82年後的鹹水鎮,一座座曾留下紅軍足跡的荒山,已變成一片片清幽的桔園。

  進入鹹水鎮人和村委涼樹塘萬畝柑橙種植示範基地,一眼便會看到牌匾上“深度打造全國美麗柑橘特色小鎮”的大字。果農們在桔園裏扒開葉子,對即將上市的柑橘進行精心護理。

  “看著鄉親們在這片土地脫貧致富,才不枉紅軍戰士在這裡灑下的血。”鹹水鎮黨委書記鄒祎芹説。

  剛擔任鹹水鎮黨委書記才幾個月的鄒祎芹,原是中共桂林市委辦公室的一名年輕公務員。2014年4月17日,她主動申請到鹹水鎮白竹村任駐村“第一書記”。

  聽説村裏要來一名女書記,村民們有些不以為然,“來鍍金的,幹不出什麼名堂”。

  到任不久,鄒祎芹便把電動車一併帶到了村裏。一個月下來,她對白竹村的資源分佈、土地現狀、基礎設施和民情風俗等有了全面了解。她一方面加強與村幹部、隊幹部交流,逐步制定完善村委工作規範和工作計劃,一方面從道路硬化、公廁改造、水渠維修、貧困學生扶助等事做起,一點點改變村莊面貌,漸漸贏得了村民信任。

  白竹村雖然地理位置優越、土地肥沃、水源豐富,卻是廣西一類貧困村。鄒祎芹調研發現,當地經濟結構單一,全村以種植水稻和柑橘為主,由於品种老化、種植零散,難以形成規模和品牌效應,抗市場風險的能力很弱。村民們期待新來的“第一書記”能帶領大家“種好品種,賣好價錢”。但作為一名柑橘種植的門外漢,鄒祎芹感到壓力巨大。

  鄒祎芹從書報上蒐集基層幹部成功發展産業的報道,並將其經驗歸納為“借腦借力傍大款”。她多次組織黨員代表、種植大戶赴陽朔、荔浦、富川、武鳴甚至四川、重慶等地考察學習,主動拜訪市縣水果辦、廣西柑橘研究所、廣西農墾系統多位專家“借腦”;扶持種植大戶流轉土地,建立50畝以上的精品基地,然後帶動周邊群眾形成規模種植“借力”;並鼓勵種植大戶註冊公司,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並努力引進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與他們對接合作,加快發展“傍大款”。

  經過兩年發展,白竹村已建成一個茂谷柑、一個砂糖桔和兩個貢柑的百畝種植基地,並扶持種植大戶籌資300萬元創建生態農業公司,成立了白竹村柑橘種植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形式,帶動了184戶、共600畝柑橘種植,甚至帶動了其他村共同發展。

  忙碌的工作中,為期兩年的“第一書記”任期很快便結束了,鄒祎芹並沒有回原單位工作。鄒祎芹擔心,如果現在走了,之前她聯繫帶動的一些扶貧産業項目會被擱置。“為革命老區摘掉貧困帽,是我來這兒的目的。”鄒祎芹説。

  向組織上表明自己打算留下的想法後,2016年4月28日,因為工作成績突出,鄒祎芹被任命為鹹水鎮黨委書記,繼續服務當地發展。

  鹹水鎮下轄12個村,柑橘種植面積已達7萬多畝,是全州縣柑桔種植面積最大、産量最高、品質最好的産區。新一屆鹹水鎮領導班子決定深度打造一個全國美麗柑桔特色小鎮。

  2015年,受連續陰雨和低溫天氣影響,白竹村出現甜橙豐産不豐收,農民出現賣果難的問題。鄒祎芹通過村裏在外工作的人員跟東莞市松山湖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取得聯繫,由對方開展“買個愛心橙,助農過個幸福年”的活動,幫助白竹村果農解決了滯銷難題。經歷過2015年的滯銷事件後,今年鄒祎芹早早地召開黨群理事會,確定今年採取電商、媒體平臺與依靠銷售大戶結合的銷售模式。

  “去年的滯銷導致延期摘果,水果在枝頭自然成熟,生長期長了,反而更甜,在廣東地區大受歡迎。”鄒祎芹打算今年開展試點,在大源山村等地試行延期摘果,為市場提供更高品質的農産品。她憧憬著,通過網際網路把鹹水鎮的柑橙銷往全國,甚至打入東南亞市場。

  “紅軍長征之所以能取得勝利,就是堅持不懈,不怕苦,不怕累。”這是鄒祎芹心中的長征精神。她相信,發揚這種精神,一定能帶領村民打贏脫貧攻堅戰。

[責任編輯:韓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