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愛的岩畫”純真情感表達需要“容錯”機會

2016年10月08日 15:06:52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原創稿
字號:    

  為向心愛的男子示愛,浙江臺州女驢友玲玲攀上懸崖,花費2個多月時間,將男子頭像繪在了神仙居景區的峭壁上。景區工作人員發現後與玲玲進行了溝通,她表示會儘快上山將這幅岩畫擦掉。不少網友認為,玲玲的做法雖然不妥,卻真情感人,希望這幅岩畫能保留下來。(9月29日《錢江晚報》)

  在消費社會,許多人將商品作為情感表達的手段。情真意切的“愛的岩畫”,讓我們見證了一位姑娘的勇敢與熾熱。“年輕,就是等不了”,這樣的情感表達儘管不含蓄、不內斂,卻讓我們見識了這位姑娘對美好情感的嚮往與追求。敢愛敢恨的她儘管可能是“單相思”,卻感動了不少人。

  以財富為核心的階層邊界,和品貌邊界、年齡邊界、教育邊界、社會資本邊界一起構成了一個複雜的等級系統;不同的青年男女,在婚戀市場中擁有不同的生存生態。與那種“寧可在寶馬車上哭,也不願意在自行車上笑”的價值錯亂相比,這位忠於自己的內心、堅守情感本位的年輕姑娘,顯得那麼乾淨、純粹。

  央視一位主持人在節目中,曾説過一段意味深長的話,“年輕一點特別在乎眼緣,年長一點好像很在乎條件,再往後,發蒼蒼,視茫茫,牙齒動搖的時候,可能關乎你幸福的最重要的其實是生活方式”。追求精神上的貼近,講究生活方式的契合,何嘗不是一種成熟的婚戀觀。

[責任編輯:韓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