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企業家當時只是舉了用人的例子,相信在公司發展理念、發展思路上,由於成長背景、教育背景的不同,兩代人的分歧可能會更大。
如何做好企業交接棒這篇文章?在筆者看來,接棒一方固然應謙虛謹慎,主動借鑒學習上一代企業家從實踐中形成的好思路、好經驗、好傳統,但主要矛盾還是在交棒一方。如果看準了繼承人,就應該放手使用,因為未來終究要靠下一代。如何做到放手?基礎是信任。而信任來自觀察,觀察的前提則是實踐,實踐才能避免紙上談兵的悲劇。筆者的一位民營企業家朋友採取的做法就值得借鑒。切一塊新業務給未來的繼承人,然後放手讓他去幹。這一過程對新人是鍛鍊,對老人則是觀察的好機會。由於雙方業務不交叉,反而不會有矛盾。年輕人拿不定吃不準的也會來請教,這樣的指導可能更加有效。
要做到放手,老一代民營企業家還要學會放下成功的包袱。時代變了、環境變了,如果一味地只相信複製過去的成功經驗,而不能接受新觀點和新做法,那麼經驗往往會淪為經驗主義,成功最終也可能成為失敗之母。
此外,兩代人有分歧未必不是好事。新人有新思路、新做法,企業才更可能發揚光大。如果新人躲在前輩的陰影裏,只會亦步亦趨蕭規曹隨,矛盾可能會少,但對企業來説恐怕不是好事。
所以,提醒那位前輩,對於父女之間的分歧應該感到欣慰。創新的前提一定是破,沒有破就沒有創新,就難有發展。雖然在這一破的過程中,多少會讓人感到不適,但只有突破後的創新,企業才能真正實現超越。誰不願意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呢?
《 人民日報 》( 2016年09月26日 18 版)
[責任編輯:韓靜]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