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假蟹”橫行 什麼失靈?

2016年09月19日 10:16:43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今年陽澄湖官方的開湖捕蟹時間是9月23日,記者通過走訪海鮮市場和搜索網購平臺發現,這種假冒陽澄湖大閘蟹的銷售渠道不在少數。有的商家明知道陽澄湖大閘蟹還沒有上市,但是通過包裝和佩戴假冒標簽後,普通河蟹搖身一變成為“陽澄湖大閘蟹。”

   儘管有關方面從十幾年前就開始打擊“山寨”陽澄湖大閘蟹,比如2003年在蟹殼上用鐳射雕刻“金印”,2004年給螃蟹佩戴“戒指”,後來又使用“防偽戒指”和“證書”,但事實表明,這種“李鬼蟹”仍然“橫行”,缺少有效治理辦法。今年,不過是在重復往年的“故事”罷了。

   這種“假蟹”上市,不僅會讓一部分消費者上當受騙,也擾亂了市場秩序,損害了“真蟹”養殖者、銷售者的利益。因此,儘管打假效果不佳,但仍不能縱容這種“李鬼蟹”存在,而有效打假的前提是反思相關措施為何失靈。而且,反思“假蟹”,也是在反思食品市場監管漏洞。

   目前,防範“假蟹”,一方面依賴於技術手段,包括“防偽戒指”(也稱“蟹扣”)和“證書”。然而,網上卻公然銷售防偽蟹扣,0.15元一個。而且有商家稱,假的真的防偽蟹扣都可以生産。也就是説,防偽的技術水準還有待提高。另外,“證書”花錢就能辦也是一個管理漏洞。

   另一方面,依賴於渠道防假。從2010年起,陽澄湖大閘蟹退出全國農貿市場,而是通過專賣店、超市、經過授權的高檔酒店和電商來銷售。今年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宣佈,優先在京東和天貓供應,然而,記者調查卻發現,“真蟹”尚未上市,但相關電商仍有近千家宣稱在售賣陽澄湖大閘蟹的商家。

   也就是説,電商平臺一方面與陽澄湖行業協會簽署合作協議準備銷售“真蟹”,另一方面卻縱容部分網店銷售“假蟹”。這反映出陽澄湖大閘蟹部分銷售市場是失靈的,部分銷售者扮演了售真與售假的雙重角色。究其根源,大概是這些電商更看重業績不顧商業倫理。按理説,售真就不應該售假。

   對於網上公開銷售“假蟹”現象,陽澄湖行業協會為何不進行投訴處理?對於各地海鮮市場的售假現象,各地質檢、工商等打假部門為何不及時採取打假行動?筆者以為,這是管理、監管失靈的體現。之所以出現管理及監管失靈,主要原因是“假蟹”年年有,監管部門或許對此已經麻木了。

   從過去情況來看,很多行業的監管往往都是被動的,即有投訴監管者才會介入,大案大查,小案小查。如果沒有接到投訴,就會認為“一切正常”。但很顯然,被動式監管效果有限,從某種程度而言屬於不積極作為。如果監管者能像記者一樣深入市場暗訪,積極查處,相信“假蟹”不會出現。

   當然,“假蟹”上市,還與需求側有關。某些消費者明知開湖捕蟹時間未到,仍購買陽澄湖大閘蟹,要麼是為了自己的面子,要麼是認為吃蟹的人不懂真假。還有一些消費者思維簡單,認為陽澄湖大閘蟹有“防偽蟹扣”和“證書”就是真的,卻不知道這些東西都是可以花錢買的。

   簡言之,“假蟹”上市,不僅折射出技術打假失靈,也折射出渠道防假失靈,還暴露出管理、監管失靈。與“假蟹”類似的假冒食品應該還有不少,如何有效打假,既值得原産地有關方面思考,也值得各地監管者思考。(張海英)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