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人民日報觀滄海:“維持現狀”行勝於言

2016年07月21日 13:30:56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7月17日,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在一個論壇上就兩岸關係發表演講,再次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他還特別指出,臺灣新當局的政策宣示和行動,從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等各方面,弱化和切斷臺灣同大陸歷史性連結,其所作所為導致兩岸制度化溝通和協商談判機制中斷,使兩岸關係增添了不確定性和風險。

  這段話直擊人們心中的憂慮。民進黨當局領導人從去年選前就一再表示,會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維持兩岸現狀,但卻始終在一個中國原則性問題上打模糊戰。不客氣地説,目前看來,民進黨勾畫的“維持現狀”美麗肥皂泡已經破滅。最簡單的例子,兩岸和平發展取得的重要成績——構建起的兩岸制度化溝通和協商談判機制就已中斷。面對海協會對臺灣海基會的“已讀不回”,臺灣各界應該熱議的不是誰更勝任海基會董事長。因為不管多麼熟悉兩岸事務的資深大佬領銜海基會,沒有“九二共識”作為兩岸共同政治基礎,兩會商談都不可能持續。

  就在張志軍演講的同一天,民進黨在臺北召開“全代會”。會議令人關注的不僅是黨內派系的重新佈局,還有黨員提案以“維持現狀”替代“臺獨”黨綱及兩份綱領性決議文。一方面,提案再次觸及民進黨1991年通過的“臺獨”黨綱。“臺獨”黨綱可謂民進黨參與兩岸交流的絆腳石。因為一個有“臺獨”黨綱的政黨不可能得到大陸的信任。另一方面,提案將“維持現狀”提升到“黨綱”的高度,看起來要展現民進黨對維持兩岸現狀、持續推動兩岸關係的誠意。

  當然,這只是一份“全代會”提案而已,與將“中華航空”更名為“臺灣航空”等提案一起移交“中執會”討論。而且,近年來民進黨內多次傳出凍結或廢除“臺獨”黨綱的聲音,兩年前也有類似提案,可惜的是移交“中執會”後不了了之。此次搭著“維持現狀入黨綱”的快車,是否有助於解決“臺獨”黨綱這個老大難問題?無論如何,倘能卸下“臺獨”黨綱的包袱,都會讓民進黨更容易找到“維持現狀”的出路。

  不過,就推進兩岸和平發展而言,“維持現狀入黨綱”能發揮什麼效應,還有待觀察。常言道行勝於言,千言萬語不如行動。而民進黨執政兩個月的所作所為——廢止微調課綱、行政主管負責人失口“有的慰安婦是自願的”;極力推動新南向政策,以降低兩岸經濟合作、貿易往來的比重;以及臺當局領導人在巴拿馬“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簽名,再加上一次莫名其妙的導彈誤射,人們很難看到民進黨當局維持現狀的誠意,也才有張志軍上述講話。就算“維持現狀入黨綱”成為現實,如果民進黨所有政策依然故我,兩岸關係不但不會向好,民進黨的信用記錄上還會增加差評。民進黨當細思之。

  《 人民日報 》( 2016年07月21日 19 版)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