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免費師範生違約不只是誠信問題

2016年07月20日 12:19:05  來源:人民網
字號:    

  日前,江西教育廳官網張貼《關於發佈違約免費師範生名單的公告》。公告督促59名2011~2015屆部屬師範大學免費師範畢業生於5月31日前回省履約,否則將被視為違約,將對其處以罰款,並記入誠信檔案。(7月19日《中國青年報》)

  根據江西省教育廳公佈的數據,每年畢業生的解約率在5%以內,這一數字看起來似乎比例很小,但在事實上,免費師範生的違約問題可並不小。因為剛畢業時很多人都沒有解約,回到了生源地從事教育工作,工作後中途違約的現象卻比較常見。

  免費師範生當初享受到了優惠的條件和政策,畢業後當然需要遵循當初的承諾,但一旦遇到了更好的就業機會就想違約,這肯定是不誠信的表現,不管是處以罰款,還是記入誠信檔案,這些處罰都必不可少。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將個案連在一起,就是一種現象,不管是免費師範生畢業時還是工作後,他們的違約問題僅僅是不誠信這麼簡單嗎?為何工作後的違約現象會那麼常見呢?

  事實上,除了畢業時考研、考公務員、大城市有合適工作機會等功利化的個人選擇之外,免費師範生違約還與個人興趣、基層留不住人有關。比如,有些同學當初就是稀裏糊塗地報了免費師範生,但經過大學的學習和探索,發現自己的興趣並不在這一塊,那麼定向就業是不是就有些不近人情呢?還應看到,假如不是基層教育和鄉村教師的工作狀況與他們的預想落差太大,為何那麼多人還會在工作後再次違約?這顯然不是一句“去基層就是去吃苦的”就可以解釋通的。

  這不是在為個人的功利化選擇辯護,而是一個好的政策,就應該考慮到各種情況,並隨著時代的變化及問題的出現而做出調整。對於國家的免費師範生政策來講,對於加強中西部地區的師資隊伍建設可謂是功不可沒,但這並不代表其不存在需要改進和調整的地方。

  其實,面對免費師範生不斷違約的狀況,全國政協委員、華中師範大學黨委書記馬敏就曾提出,“參照世界其他地區的慣例,應該將服務期限縮短至五年”、“考慮到學生自身流動的意願,可放寬免費師範生工作地域的限制”……這顯然是經過調查後很有價值的參考建議。具體而言,能否不止是“從哪來、回哪去”,可否實現在中西部地區的跨省就業?而縮短服務年限,也必然能夠降低免費師範生工作後的違約率,畢竟不用再付出太多的時間成本。

  最重要的是,要看到基層留不住人才的現實窘境。這意味著,必須要提高基層教師的待遇,提供合理的發展空間,從而讓免費師範生願意留下來,這才是降低違約率的根本之策。基層教師待遇太低,別説是免費師範生會違約了,鄉村教師也會大量流失。央廣網曾在去年教師節報道,全國鄉村教師3年流失30%,這顯然不利於縮小城鄉教育的差距。

  所以,不要僅僅站在道德的立場上,去指責免費師範生違約不誠信,我們更應該看到政策背後的缺陷。而對免費師範生違約不斷的問題,除了必不可少的處罰,亦需要設計合理的“退出”機制,不合適就別讓人做,想做的就要讓人家沒有後顧之憂,這些問題顯然更值得我們關注。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