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專家談】“一帶一路”開啟中歐友誼新篇章

2016年06月20日 15:41:00  來源:法制網
字號:    

 

  2016年6月17日至6月24日,習近平主席應邀出訪塞爾維亞、波蘭和烏茲別克,並出席上合組織峰會。這是中國對歐洲國家的一次重要外交行動,對促進“一帶一路”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塞爾維亞是歐洲重要的國家,且與中國有著源遠流長的友誼。而波蘭作為最早承認並同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早在20世紀50年代,兩國已經建立了經濟合作關係。近年來,中塞、中波關係均煥發出了新的生機。2009年,中塞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塞爾維亞成為第一個同中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中東歐國家。2013年,《中塞關於深化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的簽署使得兩國關係的戰略重要性更加突出。波蘭是中東歐地區較早同中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第一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國家。而且,中國已經分別同塞爾維亞和波蘭簽署了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政府間諒解備忘錄。目前,已有一批重大項目先後落地,包括匈塞鐵路、貝爾格萊德跨多瑙河大橋、E763高速公路、科斯托拉茨電站改擴建、河北鋼鐵集團收購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蓉歐快鐵”等,都取得了良好經濟社會效益,並在當地産生了積極影響。

  此次,為了配合習近平主席的到訪,在塞爾維亞和波蘭均有相關論壇舉辦,圍繞“16+1”合作和“一帶一路”建設進行交流和討論。未來,“16+1”合作和“一帶一路”建設將成為中歐合作的主要機制和平臺,相信這種合作模式將開啟中歐友誼新篇章。

  首先,有助於加強政治互信。經濟合作往往以政治互信為前提,因此,為了更好地加強經濟合作,雙方需要提前在深化政治和戰略互信、提升各領域交流合作水準等達成廣泛共識,並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雙邊關係,相互理解和支援對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其次,有助於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實現經濟共同發展。不同國家有自己的潛在優勢,可以通過合作形成互補,以實現發展成果共用。同時,通過不同國家的發展戰略對接,在“一帶一路”和“16+1合作”等框架內擴大貿易和投資規模,通過挖掘合作潛能,深化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交通物流、通信、航太等各領域的合作,促進經濟共同發展。再次,有助於開拓新渠道、新方式,擴大人文交流,鞏固傳統友誼。未來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將不僅僅是經濟的合作發展,包括文化、教育、旅遊等領域的交流合作都將被納入其中。這些都將有助於國家之間更好的相互理解,以及友誼的傳播和鞏固。

  (作者係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