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張北沒義務給自駕客提供免費福利

2016年05月10日 15:42:00  來源:新京報
字號:    

  公路需要清潔維護,景區需要打掃修繕,這都需要花錢。交給企業經營,以投資盈利確保景區的長期改善,恐怕比較合理、高效。

  自從草原天路網上聞名,被譽為“中國的66號公路”後,自駕遊覽的人就多起來。於是,地方政府想動用價格來調節車流。

  這種思路按説沒有不妥,很多景區都這麼幹。草原天路卻有其特殊性,它是一條縣級公路。根據中國法律,此種等級的公路是禁止收費的。媒體譴責張北縣政府違法牟利,當地政府卻稱,收費並不是針對公路,而是針對景區。在公路上設卡收費,對一百多公里沿途風景收費,這又符合《旅遊法》規定。法律在這裡陷入爭議,非常尷尬。

  草原天路的出現其實是非常遲的事情。2012年,張北縣政府建設這條公路,目的是連接鄰近兩縣景區,方便遊客到本地草原景區遊玩。張北縣政府投資3億多元修路,最開始只想修成縣公路,因此只有雙車道,連硬路肩都沒有。2014年驢友意外發現,這一百多公里的縣級公路本身就是絕美景點。一時間自駕客驟至,給本地帶來旅遊機遇。之前也有媒體報道稱,張北縣政府意識到這是一個重要財源,於是有意識地開始商業運作。據報道,2014年4月,一家名為草原天路的旅遊公司成立,當年11月份就在北京招商引資……

  不過就在昨天,張北縣旅遊局卻回應稱,此次收費將納入縣財政,這些錢全部用於景區維護、服務設施建設,收費主體並不是什麼公司,而是政府。其實對怎樣運作這條路,筆者倒是認為,商業化不失為一個好途徑。政府招商不可避免會有一些爭議之處,比如參股主體,持股份額,投資金額。然而,商業化原則也最不該被否定。無論對當地民眾還是政府,這都是一次很好的發展機會。公路需要清潔維護,景區需要打掃修繕。為使美景為更多人所見,還需要旅遊設施,這些都需要花錢。在公平的競爭環境中,交由企業經營,以投資盈利確保景區的長期改善,這恐怕是比較合理、高效的方案。

  而要求當地政府提供免費公路,無非是讓當地人出錢,給自駕客提供免費福利,于情于理都説不過去。最關鍵的是,由政府收費經營爭議很大,近期收費爭議就生動地展示了這一點。所以,從景區長遠發展看,我支援草原天路的商業收費遊覽。

  很多人也許會説,商業化運作最好也不收費,用免費公路吸引客源,餐飲和酒店業就能把錢賺回嘛。這种經營性建議誠然有些道理,卻沒有改變實質。開放免費公路,只能通過非價格手段限制車流(比如説限號)。這部分收益減少很可能在其他方面彌補,比如收費停車、或其他收費景點項目。這些做法不會損害草原天路的聲譽嗎?

  政府要想擺脫尷尬角色,首先應解決草原天路的性質問題,避免和現行法規衝突,並逐步退出經營。地方政府要彌補建設,於是親自上陣去收費,這可以理解;但政府還是要避免介入長期經營與牟利,而將經營交給企業。現實中,政府需要做的,只是打擊不法活動,維護市場秩序,而不是直接上陣收費。(菁城子)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