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網貸進校園,監管要跟上

2016年03月21日 14:40:00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網路貸款作為一種新興的金融模式,有積極意義。但部門監管能力、從業人員素質以及大學生自身消費觀念都要及時“升級”。

  近日,河南牧業經濟學院一在校生因無力償還網路貸款而跳樓自殺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網路貸款”流行校園,究竟是學生的“福音”還是“陷阱”?專家表示,網貸市場亟待健全規則、加強監管。

  通過網路貸款進行炒股、買彩,甚至利用同學身份借貸,最終欠下50余萬元債務……河南牧業經濟學院這名在校生的故事,讓人既惋惜又痛心。實際上,網路貸款進校園而衍生種種亂象,這並非孤例。去年底,湖北大學一名學生為購買蘋果手機申請網上貸款,陷入“連環貸”竟最終欠下多家公司70多萬元;在吉林,一些網貸公司進入校園,不僅利率超高,更發展一些高年級學生來“督促”借貸學生還款,其中不乏使用暴力、脅迫等手段。有統計顯示,近年來針對大學生的網貸平臺已達數百家;有的地方調查顯示,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大學生使用過網路貸款。網貸進校園,風險不可不察。

  首先,對網路貸款平臺應當加強監管,大力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網路貸款是一個新興事物,對其監管也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實際上,針對大學生信貸,有關部門早有較強的風險意識,央行2009年就曾叫停了銀行對大學生發放透支額在1000元以上的信用卡。但當本就存在監管難題的網貸,遇上還款能力弱、風險意識低的大學生群體,學生網貸更易出現問題。比如有的貸款平臺,打出“零首付”“免利息”等宣傳,實際加上高額“手續費”、在還款方式上搞“障眼法”,最終年利率可能達到20%左右,已屬於不受法律保護的高利貸。去年國家發佈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指導意見,已明確網路借貸由銀監會監管。制定更為細緻完善的監管措施,仍要加快腳步。

  其次,網貸平臺的自身建設仍要加強。很多大學生之所以選擇網貸,就是看中了便利和低門檻。很多針對大學生的網貸無需抵押,只需要身份證、手機號、學校專業等基本資訊就能貸到款。看似便捷,卻有很大風險。在鄭州這起事件發生後,曾給其貸款的一家網貸公司負責人坦言,如何對大學生做更有效的資金用途調查、大學生信用報告盲區怎麼填補,都給網貸行業帶來巨大挑戰。實際上,正是相關風控手段付之闕如,才使得借同學身份貸款、名為消費實則借錢賭博等行為暢行無阻。眼下,一些網貸平臺開始發展線下調查隊伍,對大學生借貸進行更為嚴格的資格審查。更加嚴密的風控措施,對平臺和借貸者都是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

  再次,學校、家庭都不能忽視大學生的“財商”教育,大學生也要端正自身消費觀念。網貸進校園,給一些有需要的同學解燃眉之急,將錢花在提升自己上,或者增加理財投資知識,都不是壞事。但從諸多案例中可以看到,大學生借貸不少都是花在了手機、電腦、衣服等炫耀性消費上,甚至還有賭博等違法行為上。這説明大學生亟待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把金錢和時間花在最具長遠利益的事情上。此外,還要補上大學生“財商”教育短板,學會駕馭金錢、建立風險意識,把提前消費、信貸投資等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網路貸款作為一種新興的金融模式,有其自身積極意義。若是使用得當,大學生群體亦能從中受益。但在飛速發展的新事物面前,部門監管能力、從業人員素質以及大學生自身消費觀念都要及時“升級”,方能讓網貸為求學生涯助力而非添亂。(張 漲)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