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政治春節”奏序曲

2016年03月03日 14:14:00  來源:新京報
字號:    

  每年春天召開的兩會,像是中國人的政治上的“春節”。兩會的序曲已經響起了,這序曲,也是新一年工作的衝鋒號。

  星期三早晨5點半醒來,寫了近千字的微博,準備今天上午有關兩會的專訪提綱。

  雖然3月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才正式召開,但我的兩會其實已經從2月28日連續兩天的常委會就開始了,常委會主要議題是為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作準備。

  今天則是進入了倒計時的“讀秒”階段。特別是媒體,兩會未開媒體先到,一個上午的行程滿滿噹噹——

  上午9點,出發去中國教育報刊社。先是“兩會E政錄”訪談欄目,談“十三五”期間如何全面提高教育品質和樹立科學的品質觀,教育科學版的主編楊桂青客串主持人,對話嘉賓是清華大學原副校長、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教育30人論壇成員、也是我的老朋友謝維和教授。

  我認為提高教育品質需要用科學理念引領教育發展,用創新發展理念激發教育活力,用協調發展理念優化教育結構,用綠色發展理念構建教育生態,用開放教育理念拓展教育資源,用共用發展理念推進教育公平;需要更關注人的全面發展,關注弱勢群體,關注個性化發展;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需要法治保障;需要全社會教育水準的提升;需要有一支非常優秀的教師隊伍。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有更美好的未來。

  10:30左右開始了第二場。仍是這個訪談欄目,主題是“教育如何應對二孩時代”。嘉賓變成了我一個人,主持人是一位年輕的編輯。

  我的主要觀點是:“二孩”時代的到來,不僅是每個家庭多了一個孩子,而是家庭生態的一次變革,家庭教育方式的一種調整。不過,無論家庭結構怎樣變化,好的教育目標總是清晰的,那就是把孩子培養成為幸福完整的人:有人生的理想,有良好的習慣,有行為的底線,有生活的本領,有和諧的人際關係。這一切,不僅需要學校教育的品質提升,也需要家庭教育來奠定根基,同時需要社會教育的環境營造。總之,二孩時代,是重構家庭關係的時代,是重新改造教育的時代。

  錄製完畢以後,又被帶到一樓的大廳,為留守兒童和教育培訓的問題“發聲”。

  採訪完畢,簡單吃完盒飯,已經快1點了,匆匆忙忙趕回民進中央機關。下午2點,與參政議政部陳鳴部長去羅富和常務副主席辦公室,用了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對今年民進組的提案一一再次過堂。羅富和常務副主席認真細緻的工作作風,對許多問題的深入思考,對提案工作的精益求精,對提案品質第一,不搞照顧不留情面的嚴格要求,讓我非常感動,同時作為分管參政議政工作的我,也多少有點愧疚。

  下午3點,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一行走訪民進中央,就科技創新問題聽取意見,這也是每年的常規。

  每年春天召開的兩會,像是中國人的政治上的“春節”。總要為這個日子做許多準備。這兩天感冒比較嚴重,但滿腦子都是兩會的事情。做了一個兩會的工作安排表。是否能夠扮演一個角色,多少取決於命運的安排,但認真履行好一份職責,只能是自己對自己的要求。兩會的序曲已經響起了,這序曲,也是新一年工作的衝鋒號。□朱永新(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