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黨媒姓黨是鐵打的原則

2016年02月29日 08:56:00  來源:觀察者網
字號:    

  一句“黨媒姓黨”,踩到了任志強的尾巴。筆者不禁訝異,黨和人民何時成了對立的陣營?黨性和人民性歷來高度統一,黨的事業就是人民的事業,黨的各項政策主張最終都要服務於人民的利益。堅持黨性就是堅持人民性,堅持人民性就是堅持黨性,黨性寓於人民性之中,沒有脫離人民性的黨性,也沒有脫離黨性的人民性。黨媒必須姓黨,能否將黨的政策主張內化為人民的價值遵循,是衡量黨性的重要標準,這一點早已經形成廣泛社會共識。作為“優秀共産黨員”的任志強,自然不會不清楚,他打著為民代言的旗號,意在煽動普通民眾反對黨和政府的激憤情緒,將經濟社會轉型發展過程中伴隨的矛盾和問題歸結為體制。

  任志強巧妙地偷換了概念,將黨媒姓黨等同於不代表人民利益作為前置假設,妄圖模糊公眾認知。然而聰明的網民很快就識破了這一伎倆,有人找出他習慣性反黨、歪曲抹黑社會主制度的系列言論,以及鄙夷貧困人群的驚人之語,如“窮人買不起房關開發商什麼事”、“房子就像鑽石戒指,低收入者不該擁有”、“商品房面對中高收入人群”等。網路意見領袖為公眾設置議程、壟斷自媒體話語權的格局正在被打破,網民的智慧在一起起公共事件中充分彰顯。

  旗幟鮮明地堅持黨媒姓黨,是做好新聞輿論工作的根本指針。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蘇聯解體的經驗教訓一再啟示我們,黨管媒體原則一旦被打破,事實上就等於拋棄了新聞輿論工作的黨性原則,而脫離了黨性的人民性是不存在的。當媒體被錯誤思潮綁架,熱衷於醜化和抹黑蘇共和社會主義制度,失控的輿論加劇國內矛盾激化,並最終導致蘇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崩潰。

  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必須姓黨,黨和人民的喉舌如果站到了黨和人民的對立面,就會徹底淪為西方輿論的代言人。為黨説話和為人民説話從來就不矛盾,新聞輿論工作的本質就是要反映群眾呼聲,黨管媒體既要管導向,又要管監督。在新媒體語境下,輿論監督已經成為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重要渠道,且常常以批評的面目出現,但是在發展過程中卻出現了異化傾向,一些網路意見領袖以質疑黨的權威為樂,頻頻發表異見吸引粉絲關注。批評性報道如果陷入為了批評而批評的盲區,就從根本上違背了黨性和人民性。作為一名共産黨員,任志強有責任維護黨的權威。作為一名網路意見領袖,任志強要對自己所説的每一句話負責。在民智大開的今天,站在黨和人民對立面的任志強,受到網民的集體討伐已是情理之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媒姓黨”,明確要求“新聞輿論工作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這對於當前利用網際網路傾銷反黨思想、企圖弱化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主導地位的網路大V形成了強大的震懾作用。任志強迫不及待地跳腳,故意混淆黨性和人民性的關係,實際上是對網路空間法治化的畏懼。面對當前國際國內輿論的複雜局勢,黨管媒體是維護新聞輿論秩序的必然之舉,任志強所追求的絕對自由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存在。人心是最大的政治,黨媒姓黨才能凝聚起更多的人心,讓新聞輿論工作者真正成為人民的代言人。(敘嵐)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