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應對貨幣政策分化衝擊波

2016年02月03日 09:59: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編者按:增速放緩,市場動蕩,2016年的世界經濟復蘇仍面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世界經濟將經歷深度調整。其中,發達國家貨幣政策走向、新興市場國家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及大宗商品價格走勢,成為關乎世界經濟全局的三大因素。

  金融週期分化——

  需要風險共擔意識

  新年伊始,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進一步分化。在近日召開的議息會議上,美聯儲宣佈維持利率不變。日本央行日前出人意料地宣佈,將從2月16日起引入正、零和負三級利率體系。與此同時,由於歐元區通貨膨脹率仍徘徊于臨界線附近,債務風險依舊困擾著歐洲經濟,歐洲央行宣佈,已準備好在3月推出更多刺激舉措。

  不少市場人士認為,考慮到全球經濟增長疲弱、美元走強等因素,美聯儲可能需要在更長時間內維持較低利率水準。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奧利維爾布蘭查德認為,如果美國經濟再次放緩,美聯儲可能推遲進一步加息。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美聯儲實施了多輪量化寬鬆政策,使美元長期維持在超低利率的水準,以促進美國金融、房地産等市場的回暖。歐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伊拉裏亞瑪薩利對本報記者表示,正因如此,美國經濟開始出現復蘇勢頭,並預計保持向好態勢,美聯儲隨之啟動了加息程式,標誌著美國貨幣政策趨於正常化。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安吉爾烏拜德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目前世界經濟形勢整體來看仍然不錯,雖然面臨一些問題,但還沒到陷入危機的地步。比較而言,美國經濟發展良好,主要擔憂還是通貨膨脹率太低。

  美聯儲加息,通常會引發全球資本向美國流動,推高美元匯率,使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以及黃金價格承受下跌壓力。此外,加息將導致美國金融市場融資成本增加,美國實體經濟短期內將受到融資困難的考驗。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張茉楠對本報記者表示,雖然美國經濟增速已連續六個季度高於2%,但復蘇基礎並不牢固。美元升值、加息以及全球經濟疲弱削弱了國外對美國製造産品的需求,出口企業受損。企業投資速度放緩,更傾向於將大量現金用於股票回購和股息分紅。

  分析人士認為,日本的負利率政策恐怕不僅無法拯救持續萎靡的日本經濟,還可能在更大範圍內産生負面影響。瑪薩利表示,歐洲央行去年啟動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釋放了歐元貶值壓力,減少美國加息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對歐洲一些國家,尤其是至今仍深受債務危機困擾的國家來説,美國加息帶來的資本外逃可能會使這些國家面臨的風險進一步擴大。

  張茉楠表示,在全球貨幣金融週期大分化的背景下,建立新的全球貨幣治理機制以及更加穩定的全球匯率架構,加強各國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協力保持全球金融市場穩定,已成為當務之急。全球宏觀審慎政策需要進一步提高其逆週期性,要強化以防範、化解和處置金融系統性風險為目標的改革,同時,在當前這种經濟疲弱時期要加強各國風險共擔的意識。

  新興市場國家——

  改革才能化危為機

  亞太地區經濟體雖然逐漸從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中恢復,但增長率仍低於危機前的平均水準。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最近發佈的報告顯示,2005—2007年亞太地區的平均經濟增速高達9.4%,而2012—2014年的平均增速僅為5.2%。國際金融協會2015年10月的一份報告指出,2015年投資者已從新興市場凈撤出5000億美元,這是自1988年以來新興市場的資金流入首次出現負值。近期美聯儲加息的舉動進一步給亞太地區經濟體造成了資本外流的壓力。

  受國際金融危機、債務水準上升、國內需求低迷和資本外流等因素影響,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繼續放緩,特別是一些大宗商品的重要出口國更是遭受重創。巴西裏約熱內盧天主教大學國際關係問題教授保羅羅貝爾對本報記者表示,由於大宗商品貿易遇冷,拉美地區作為世界重要的原材料供應基地,經濟受到嚴重衝擊。美國貨幣政策的變化讓拉美經濟進一步惡化,美元重回強勢地位,巴西等拉美國家的貨幣遭遇大幅貶值。具體來看,由於缺乏有效的應對措施,預計巴西今年將繼續受負增長威脅;阿根廷新政府上臺後,正在嘗試通過積極的政策改革調整經濟現狀,包括取消外匯管制、改革稅收政策,投資者正在重建對阿根廷的信心,市場開始趨向穩定。

  瑪薩利提醒,一旦美聯儲加速加息,一些經濟結構欠佳、經濟增長基礎不牢的新興市場國家就將面臨巨大的資本外流壓力。這些新興市場國家必須警惕有可能引起的拋售潮以及再次觸發金融危機的風險。如果要避免因此而帶來的嚴重溢出效應,這些國家需要調整相關政策,推動結構性改革。張茉楠建議,新興市場國家要對本國匯率波動加強管理,密切關注貨幣貶值影響及可能産生的連鎖反應,避免資産價格的斷崖式下跌和資本大量外流。亞洲開發銀行副首席經濟學家莊巨忠對本報記者表示,面對全球經濟新形勢,短期而言,新興市場國家應當有效利用貨幣與金融政策及其他措施,以維護宏觀經濟和金融穩定。中期而言,首要政策是繼續深化結構改革,從而改善經濟基礎和彈性、促進結構轉型與尋找新的增長點。

  中國經濟進行結構性改革獲得了世界的廣泛認可。烏拜德認為,中國過去幾年推出一系列經濟、金融改革措施,取得了明顯成績。現在中國政府在發展經濟上更注重質而不是量,這是明智的選擇。中國政府推動本國經濟進一步改革,諸如擴大消費、促進服務業發展等,這都需要時間。只要中國經濟繼續健康發展,中國將繼續為世界經濟的繁榮作出貢獻。

[責任編輯:趙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