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振寧:三大因素成就A股中級反彈行情

2010-10-15 10:21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張蕾

  節後逼空式的上漲行情,揭開了十月份A股市場的反彈序幕。在市場量能急劇放大的情況下,深成指已快速收復年線,滬指也在向年線逼近,市場人氣也頓時被激發。我們認為,基於三大動力仍在,本次中級反彈行情仍有望延續。

  通脹升級延長資源市“壽命”

  受美國等重啟量化寬鬆政策的影響,美元連續貶值,從而給有色金屬、煤炭、石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提供了報復性上漲的機會。結合當前市場熱點的演繹情況來看,自9月份稀土板塊率先出現反彈後,以黃金為代表的有色金屬股、煤炭股節後紛紛發力上揚;而此前表現良好的醫藥、食品飲料等板塊卻形成調整態勢。由此看出,在通脹壓力呈現逐步升級的態勢下,主力對稀缺資源板塊進行了提前佈局,通脹概念的炒作到了充分挖掘。而在資源價格依然存在上漲預期的背景下,以上述資源為原料的深加工産品價格也存在提價的可能,從這個角度而言,通脹受益概念股仍有望繼續逞強。

  人民幣升值激發估值回歸

  自今年9月份以來,人民幣升值步伐明顯加快,並促使國際熱錢快速流入國內市場。中國人民銀行13日發佈的數據顯示,9月份中國新增外匯佔款2895.65億元,較8月增加19.19%,突破今年4月份的2863億元的水準,創年內新高。不難發現的是,國際熱錢的快速流入與人民幣升值加快的時間出現了吻合的現象。在人民幣快速升值的影響下,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産價格將會得到相應的提高。特別是股價一直處於低位且估值優勢明顯的銀行、地産類股票,更容易受到市場增量資金的青睞。近期地産、金融板塊漲勢明顯,板塊總體漲幅超過13%,也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市場人氣。因此,人民幣升值將整體提升A股的估值水準。

  “十二五”規劃 為行情注入新動力

  綜合而言,上述兩大動力主要取決於外部因素的發展,通脹升級與人民幣升值的節奏將起到關鍵作用;然而A股市場反彈的自身動力主要還是看國內經濟的發展。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召開在即,中國“十二五”規劃也即將問世。據悉,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將會被明確為“十二五”規劃編制的重點之一。因此,資金對新興産業的相關個股將由此前的概念性炒作進入實質性炒作階段。

  技術方面,深成指在本輪反彈中已先於滬綜指突破年線,因此滬指後市有補漲的要求,近期或有望突破年線。同時,從2009年8月高點以來形成的下降通道來看,滬指反彈行情在下降通道上軌處,故3000點整數關口附近將會遇到威脅;近期建議投資者根據市場反彈的節奏,結合三季報業績預期,重點關注具有估值優勢的藍籌股。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