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磊:簡評臺灣後ECFA時代的經濟發展戰略

2010-07-15 10:45     來源:SRC-423     編輯:胡珊珊

  兩岸兩會6月29日在重慶簽署了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後,臺灣當局7月1日正式提出“後ECFA時代經濟發展戰略”。該戰略的提出並非僅為在島內外造勢,其産生不但有特定的歷史和時代背景,而且戰略規劃中有明確執行部門和具體經濟目標,有望在未來十年乃至更長的臺灣經濟發展進程中發揮重要的引導作用。當然,其最終實施效果還有賴於臺灣當局能否處理好局部開放與整體開放、臺灣優勢與大陸優勢、兩岸連接與全球連接的關係。

  一、戰略背景

  臺灣當局提出的“後ECFA時代經濟發展戰略”雖尚未完全成型,但卻是臺灣經濟振興、兩岸關係發展、世界經濟潮流的必然要求和最終結果。


  (一)臺灣經濟振興需要當局提出新戰略


  由於近十年來臺灣經濟增速偏低、民間消費低迷、股市不振、失業攀升,振興臺灣經濟成為島內朝野及民間最為關注的頭等大事。1950年代以後臺灣經濟曾經歷過40年平均9%的高速發展,1990年代降至年均6%,2000年以來年均只有4%,是總體向下的趨勢。雖然經濟發展水準達到一定程度後經濟增長率都會下降,但臺灣2000年以後多項經濟指標迅速落後於其重要的經濟競爭夥伴韓國,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執政的民進黨當局刻意阻撓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使臺灣無法充分分享大陸經濟快速增長的成果。因此國民黨在臺重新執政後希望通過簽署ECFA搭上中國大陸這一經濟發展的高速列車,在新的經濟發展平臺上展開新的經濟戰略。短期來看,臺灣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下,2009年出現了6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更需借助大陸經濟的快速增長拉動其出口。兩岸簽署ECFA後有助於兩岸商品和生産要素的流動,對臺灣經濟重現活力起到積極的拉動作用。臺灣當局希望此時推出新戰略可以加速臺灣經濟的復蘇,甚至重回年均6%的較高經濟增長水準。


  (二)兩岸關係發展為臺灣經濟發展新戰略提供條件


  2008年國民黨在臺重新執政以來,兩岸關係發生重大積極變化,雙方在反對“臺獨”和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了兩岸兩會協商,兩岸關係開始步入和平發展軌道。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過程中,雙方把握“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原則,將經濟議題作為建立和增強兩岸政治互信的基礎。兩岸經濟關係的發展大體朝向正常化、制度化和機制化的方向發展。其中機制化的內涵,就是以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為核心,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隨著ECFA的簽署,兩岸經濟關係進入制度化合作的發展階段,並將開創兩岸經濟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格局,臺灣當局提出“後ECFA時代的經濟發展戰略”的時機已經成熟。


  (三)世界經濟發展潮流要求臺灣順應形勢


  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大趨勢,並由此帶來兩個層次的經濟開放:第一層次,在經濟全球化潮流下,世界上超過150個國家或地區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對其他所有WTO成員進行一定程度的經濟開放;第二層次,在多邊談判進展有限的困境下,區域經濟一體化潮流隨之興起,WTO成員間通過以自由貿易協議(FTA)為主的區域貿易協議(RTA)形式進行更優惠的關稅減讓和經濟開放。2002年元旦臺灣正式成為WTO成員後,除對大陸外,基本完成了第一層次的經濟開放。兩岸簽署ECFA是包含第二層次經濟開放的舉措。


  二、戰略內容

 

  2010年7月1日,臺灣當局正副領導人馬英九和蕭萬長、以及行政部門負責人吳敦義等舉行以“臺灣新契機、亞洲新時代”為題的記者會,正式提出臺灣當局的“後ECFA時代經濟發展戰略”。


  (一)核心內容是借ECFA提供的經濟發展新契機開創臺灣“黃金十年”的新時代


  在兩岸簽署了ECFA的基礎上,未來臺灣經濟發展戰略是繼續壯大臺灣經濟、加強兩岸合作、落實全球佈局,使臺灣經濟“轉骨”變身,進行轉型與升級,開創臺灣經濟發展的“黃金十年”。馬英九特別在新戰略發佈會上提出ECFA對臺灣的意義是“跨出三大步,證明四件事”:ECFA是臺灣突破經濟孤立的一大步;是兩岸經貿走向互惠合作的一大步;也是加速亞洲區域經濟整合的一大步。並且證明臺灣當局對民眾的承諾都做到了:一是不開放大陸勞工也不增加農産品來臺項目;二是照顧了臺灣的弱勢産業、勞工以及農民,包括2萬多家中小企業,42萬多勞工;三是做到貨品與服務業的關稅減讓與市場開放,簽署了智慧財産權協議,並將投資保障協議列為下次談判的重要議題;四是做到了對等互惠,沒有傷害臺灣的尊嚴。


   (二)組織架構是在戰略和執行層面分別成立“全球經濟戰略小組”和“全球招商專案小組”


   戰略層面,臺灣當局在“國安會”成立“全球經濟戰略小組”,監督指導臺灣經濟中的創新、投資及招商等工作,並負責規劃與其他貿易夥伴洽簽FTA等事宜。執行層面,臺灣當局將整合研發單位的力量,在“行政院”組成“全球招商專案小組”,每季檢查招商成效,並控管重大的投資案。“行政院”下的“經建會”也成立“招商推動委員會”,作為招商的幕僚和總匯整單位,匯整投資計劃、招商流程和排除投資障礙事項後,提交“全球招商專案小組”。各“部會”也控管各自的招商計劃,並可通過每週的“政務會談”交換意見,重點是談招商。“經建會”還將“走出去”,到日本、新加坡、香港、歐美等地舉辦招商大會。


  (三)發展重點是“32項投資計劃”


  臺灣當局目前將發展戰略重點放在推動32項投資計劃,具體是“愛臺十二建設”、“六大新興産業”、“四大新興智慧型産業”和“十大服務業”。“愛臺十二建設”內容包括:1、全島交通便捷網;2、高雄自由貿易及生態港;3、臺中亞太海空運籌中心;4、桃園國際航空城;5、智慧臺灣,包括文化創意産業、無線寬頻基礎建設等;6、産業創新走廊,將臺灣分6大區塊規劃不同産業發展;7、都市及工業區更新;8、農村再生;9、海岸新生;10、綠色造林;11、防洪治水;12、污水下水道建設。“六大新興産業”包括:生物科技、精緻農業、醫療照護、綠色能源、觀光旅遊與文化創意産業。“四大新興智慧型産業”包括雲端運算、智慧電動車、智慧綠建築與發明專利産業。“十大服務業”包括:國際醫療、國際物流、音樂及數字內容、會展、美食國際化、都市更新、中文電子商務、教育、金融服務業、以及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互通微波存取,是一種新興高速寬頻無線通訊技術)等。總的來看,這32項投資計劃可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基礎建設,含軟、硬體建設,第二是臺灣未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産業。

  三、戰略前景

  臺灣當局在兩岸簽署ECFA後及時出臺新的經濟發展戰略,對未來臺灣經濟發展而言提供了較清晰的方向和較明確的行動指南。然而臺灣是否能夠實現臺灣當局對招商引資的預期效果,並因此成為國際生産要素的匯集地、充滿活力的亞太經濟中心,還取決於執政者能否處理好臺灣經濟發展中涉及到的幾種主要關係。


  (一)把握好臺灣局部開放與整體開放的關係


  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主要功能是降低兩岸貿易壁壘,促進兩岸貿易與投資的自由化。也因此,臺灣工業總會在兩岸簽署ECFA後發表白皮書,建議臺灣應該全面自由化,走向“自由貿易島”。而在此前,臺灣當局的考慮重點仍是如何開拓局部開放區域。前經濟部門首長尹啟銘最早提出臺灣可以設立“經貿營運特區”,進行“第三次的加工出口區轉型升級”,通過各種租稅、薪資、行政流程的簡化及優惠,吸引臺商或跨國公司投資。該特區的功能與島內2003年以來已有的6個自由貿易港區不同:後者主要業務集中在物流與加工,發展方向是由簡單加工轉型為深度加工,而前者的構想則類似于大陸的深圳特區和韓國的仁川經濟自由區。在封閉的特區內,商品除了安全與健康的顧慮,可以無阻礙地自由進出,資金、人員也比照世界最自由的新加坡進行最大限度地開放,關稅與非關稅障礙降至最低,基礎設施、行政效能、外勞政策也達到最自由水準。特區構想在兩岸簽署ECFA後可以作為兩岸進一步開放的先行先試地區,對臺灣當局以招商引資為主要目標的新戰略有獨特意義。應該説,在臺灣經濟發展史上,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自由貿易港區等具有不同功能的局部開放區域均發揮了其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未來雖很難實現工業總會提議的一步到位“全部打破”,但在ECFA的帶動下不斷開創和擴展局部開放區域以實現全島經濟自由化的方向是可以預期的。


  (二)發揮好臺灣與大陸優勢互補的關係


  兩岸資源稟賦不同,經濟發展歷程和模式也不同,具有很強的互補性,並且兩岸經濟聯繫正日益緊密,能否將自身的優勢與大陸的優勢結合起來是臺灣當局無法回避的經濟發展中的現實問題。1995年初臺灣當局曾推出《發展臺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計劃》,將臺灣未來發展方向規劃為六大中心:製造業中心、海運轉運中心、空運中心、電信中心、媒體中心和金融中心,其指導思想即是以大陸為腹地,加速島內經濟轉型。但後來因李登輝拋出“戒急用忍”政策以及民進黨上臺而將該計劃束之高閣,錯過了大陸經濟發展的“黃金十年”,在那十年中,韓國充分利用與大陸的合作大陸提升産品的市場佔有率和企業的研發行銷水準,並超過了臺灣。目前新的機遇再一次來臨,大陸仍是世界上增長速度最快和最有發展潛力的市場,而兩岸直接雙向“三通”已經基本實現,大陸游客已經成為臺灣第一大客源並仍在迅速增長,大陸資金已經可以赴臺進行投資創造就業,最重要的是兩岸簽署了ECFA為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制度化保障,猶如修築起連接兩岸的高速公路,使臺灣有機會將大陸優勢轉化為臺灣優勢。未來的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中,既應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和規劃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的總體方向,也應繼續發揚“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精神,以高度的想像力和歷史責任感嘗試和開創新的經濟合作模式,推動兩岸的優勢互補和互利雙贏。


  (三)處理好兩岸連接與全球連接的關係


  馬英九在執政前就提出“産業再造與全球連結”的政策主張,設想以兩岸連結突破參與區域合作瓶頸,在開啟兩岸經貿協商新時代後,參與全球經濟整合活動,逐步實現“全臺自由貿易區”。從順應世界經濟發展潮流的角度看,這是一個具有想像力的宏大構想。大陸是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和出口市場,40%以上的臺灣出口商品進入大陸,因此兩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是臺灣順應區域經濟一體化潮流的最重要一步。該協議的簽署,還有助於兩岸找到兩岸經濟與區域經濟合作相銜接的可行途徑,並在此過程中為臺灣經濟開闢新的發展空間。(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經濟室主任,經濟學博士)

 

本網獨家稿件,如需轉載請與我網聯繫

 

 

更多精彩請點擊台灣網金融頻道 專家專欄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