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應針對性地與內地金融合作

2010-10-15 09:29     來源:新華網     編輯:程軼文

  在最新發表的施政報告中,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強調,加強與內地金融合作,對香港金融業進一步發展極為重要。香港經濟專家指出,香港應該有針對性地就當前內地發展中的主要金融問題展開闔作。

  中銀香港經濟研究部主管謝國梁14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人民幣匯率問題、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問題以及內地金融體系現代化問題,都是當前內地經濟發展面對的主要問題,香港在這些方面有一定優勢,可以通過金融合作發揮一定作用。

  謝國梁表示,人民幣匯率問題目前已成為市場焦點。如何應對人民升值壓力是內地當前的重大挑戰,香港可以在這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他表示,內地外匯儲備隨著貿易盈餘而上升,而歐美國家也多以此作為主要的理由和藉口來施壓。如果能利用香港作為境外人民幣貿易結算基地的角色,吸引更多與內地進出口有關的業務在香港結匯,將有助紓緩人民幣升值壓力。

  謝國梁説,隨著香港人民幣業務的發展,已初步形成了人民幣離岸市場,香港市場的人民幣資金有較寬出路,這將吸引更多與內地進行貿易的境內外企業在香港市場結匯,把貿易項下的人民幣閒置資金存放香港,將有利於改善內地國際收支平衡狀況,紓緩內地官方外匯儲備持續上升的壓力,從而減輕人民幣升值壓力。

  在解決內地民營企業融資所需的金融服務方面,謝國梁認為,香港也可扮演積極角色。他説,香港應利用自己金融市場化程度高,風險評估體系較健全、成熟的優勢,吸引具備一定條件的內地民營企業來港發債融資,為他們“走出去”併發展壯大提供資金支援。

  他還表示,在粵港合作框架協議下,發揮粵港金融合作“先試先行”的功能,未來主要可集中探討兩地在金融産品、金融服務以及金融機構之間的跨境合作。比如,廣東民營企業是目前內地發展最快最好的,這些企業可通過“先行先試”的方式來港發債、上市集資,包括發人民幣債券及用人民幣上市集資。

  謝國梁認為,在幫助內地解決金融體系現代化問題方面,香港同樣可發揮作用。他認為,在金融體系現代化方面,由於香港與內地體制不同,很難把香港的做法簡單照搬回內地,但是香港可以通過深港在前海開發區的合作發揮作用。

  金融業是香港傳統四大支柱産業之一,佔本地生産總值約16%。曾蔭權在施政報告中表示,全球金融危機導致金融版圖變遷,國際金融秩序重整及全球經濟重心東移,香港必須抓緊時機,持續改善香港的規管架構,鞏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既在“國內”又在“境外”的優勢,並提出了四方面的短期目標,推動香港與內地金融進一步合作。

  謝國梁表示,這表明特區政府意識到,在目前香港金融業復蘇過程中,如何加強香港與內地的金融合作極為重要。(記者蘇曉 王海清)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