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白銀瘋漲 多家銀行在滇黃金銷量翻番

2010-10-14 08:46     來源:雲南網     編輯:胡珊珊
  今年8月份,昆明市民周強和妻子方雅紅曾看中一套包括戒指、耳環、項鍊、手鍊在內的千足金首飾,打算買來送給即將過門的兒媳婦,不過因為裝修新房耽誤了。讓周強兩口子沒想到的是,國慶期間全家一起去逛金店時發現,相比兩個月前,現如今買下這套首飾需要多花1400多元錢。

  在周強的經歷背後,一場由黃金引發的瘋狂投資浪潮正在全球上演,國際金價在國內黃金週期間強勢連創新高,部分銀行在滇黃金銷量更是同比翻番。伴隨黃金上漲的還有銀價和機構的熱情。其中,不足千元就能投資的白銀,價格更是創下了30年的新高。

  市場表現

  多家銀行黃金銷量翻番

  金價一路高歌猛進,也在市民當中形成了顯著的賺錢效應,銀行的黃金銷量也在水漲船高。建行、工行等多家在滇銀行人士透露,今年前三季度的黃金銷量較去年全年已翻了一番。

  “我們去年全年銷售了400多公斤黃金,今年到目前為止已售出800多公斤,國慶期間的黃金銷量也在與日俱增。”建行省分行個金部副總經理王玉蓉透露,建行目前開通了多種賬戶金和實物黃金等多種黃金投資渠道,其中實物黃金最為暢銷。此外,為了拓寬交易品種,建行“黃金T+D業務”也將在近期推出。工行省分行營業部結算與現金管理行銷中心負責人習星梅也透露,目前該營業部的黃金銷量同比去年已實現翻番。

  針對動輒翻番的黃金銷量,理財師認為,黃金作為避險工具,在發生經濟危機時價格會出現上漲。國際市場中,除了普通投資者和投資機構,甚至一些國家都在出手購入黃金。另一組數據也可以説明近期黃金的搶手程度,從2009年9月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取得理事會成員批准可以出售403.3噸黃金以來,現在僅余93噸黃金可供出售。

  機構動態

  掛鉤産品應運而生

  現如今,基金公司也開始意識到,細分産品方能更順暢地走入尋常百姓家,這回它們將目光投向了炙手可熱的黃金。

  證監會網站公佈的基金募集申請核準進度表顯示,易方達基金公司于9月20日提交的黃金主題證券投資基金(LOF)募集申請已被受理。諾安基金公司9月6日提交了全球黃金證券投資基金(QDII)的募集申請,並於9月20日被證監會受理。

  一般來説,QDII基金審批應該走QDII通道,但上述兩隻基金卻走了創新審批通道。業內人士分析,這樣做可以加快QDII的審批速度,足見基金公司追逐黃金熱點的迫切心理。

  事實上,基金一直都沒有放過對黃金的投資機會,儘管公募基金目前並不能直接投資黃金及相關産品,但其通過投資黃金股來分享金價上漲帶來的收益。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二季度末,滬深A股8隻黃金概念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基金均佔據了主導地位。趕上了好年頭的黃金股也沒讓基金失望。近兩個月來,山東黃金股價漲幅超過45%,中金黃金最多也超過20%,讓這些機構流通股東們賺得盆滿缽溢。

  炒銀風潮

  銀價也唱步步高

  上周,在金價強勢走高的帶動下,白銀價格創出1980年以來的歷史新高。

  上海黃金交易所白銀品種Ag(T+D)報價,上週五也已突破每公斤4900元大關。國家指定的白銀現貨交易市場——上海華通鉑銀交易市場現貨一號白銀同期的結算價,也已達到每公斤4905元。

  相比動輒近萬元的金條,白銀不足千元的投資門檻,無疑成了其最大的賣點。“反正沒想到賺多少錢,只要不虧就行了,反正銀價也不貴。”正如鄭先生所説的,悄然興起的“炒銀族”多抱著類似的想法。

  素來先知先覺的銀行這次也沒有錯過機會。記者了解到,目前工行等銀行先後開發了多種白銀投資産品。“相比黃金,白銀投資顯然更大眾。”習星梅透露,工行開闢了白銀(T+D)投資品種保證金不超出15%,按當前的銀價,只要700多元,就可以炒一手,也就是1千克白銀。同樣的黃金業務則需4萬多元的保證金。此外,工行的實物白銀不僅包括銀錠、財神等傳統品種,還推出了大量的紀念銀幣。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